看尽新词听尽声,未能高和耳徒倾。聋身纵作岐山老,争得闻他彩凤鸣。
会得真时真亦空,光辉何足更流通。劝师不用严标榜,瞀者逢灯与暗同。
能说齐论与鲁论,世儒希合便纷纷。何曾后学皆传信,祇有奸名万古闻。
小槛幽花已破香,此心无处避韶光。年年恶作伤春客,稳为东风细断肠。
杀却卢家十五龙,野人盘馔当时丰。湖干少得中林味,此日乡心转不同。
四年司马滞江边,几杖茅堂自说闲。倘使金銮不迁谪,知君未暇爱庐山。
一廛徒自受,想象圣人氓。二耜惭沮溺,疲羸不善耕。
三时徒饱食,何力助戎兵。四部虽该涉,心非太学生。
五噫聊慷慨,那复慕光荣。六逸如堪继,相邀且倒倾。
七弦休抚弄,里耳悦铿轰。八杀宾宜惧,过门岂敢迎。
九年储莫望,吟醉但忘情。十室论忠信,吾穷或有名。
真山蓄幽奇,伪山逞瑰怪。峰峦纷变现,座席疑广大。
未穿披云屐,对此亦清快。
昔闻孤女子,遇虎斯泉侧。高僧为追诃,弭耳不敢食。
岁月几何时,称谈如宿夕。故知事可传,岂限涔泓窄。
虚假复虚假,名陶不知瓦。养子役于人,不如生犬马。
公私严忌讳,势利关取舍。奉生既疏违,丧死更苟且。
苴麻不敢服,桐竹何由把。未得久哀呼,方当勤唯喏。
百年闻罔极,一瞬经庐下。岂不近冠裳,驱牵到乖寡。
沾沾荷锄子,言动只山野。终制负凶缞,兴辞泪如泻。
诸儒论鄙俗,不若都人雅。请问雨间民,谁为称情者。
游子朱门儿,行乐畏不足。遐方寒苦士,自赞乞随逐。
朝驰锦鞯末,夕宴凤屏曲。雄豪弃残剩,声色化耳目。
来时布素衣,羞耻见罗縠。几许膏粱味,嗜好讳水菽。
劳劳车马尘,苒苒岁月速。家书懒拆封,旧业废编牍。
间尝梦故国,惊觉如被辱。安知惬快馀,穷愁入皮肉。
趋承偶踰节,况味稍?局。长年倚恩辉,积渐致轻渎。
因逢故人语,始叹误程躅。都城名利场,岂不多所欲。
从前入关客,无虑共贫毒。商廛聚珍赀,科举仰廪禄。
神乎夺我魄,而独迷所属。何人不谋身,计虑自不淑。
寄声风尘子,哀恨吾已酷。当知帝里游,有祸亦有福。
莓莓原上田,春至早已种。垡垡樊间圃,蔬好亦培壅。
农家乐地利,倚此拟微俸。依随节序停,领略儿孙众。
徒耕有欢语,各息无愁梦。冷看里诸生,焦心望乡贡。
山人如寒松,无可媚莺蝶。谅非清峻契,谁肯略顾接。
春城偶来至,豪士懒举睫。幽幽法曹厅,一往乃敢辄。
主人虽壮齿,酷爱文字业。相看论古书,术不计勇怯。
陈家俊公子,德义敦庆叶。闻我适过从,逢衣遽披摄。
老成北扉掾,喜客若渔猎。招呼倒清樽,促迫信重叠。
梅花香树下,共醉死牛胁。勿忧侵暮冷,坐我有毡氎。
飞飞落梅英,绕座不待折。煌煌画蜡蠋,未夜已戒设。
徵诗为罚令,献白作饮节。谭高衡或争,笑猛倒还绝。
李侯解县印,心注象魏阙。座中惜分袂,劝酒更酷烈。
春先显父笋,冬外尹吉鳖。肴佳俎未竟,酒美壶频竭。
更筹屡闻转,归乘不许谒。谁能避酩酊,但恨落角月。
咨尔渠中水,源流本何许。特无停滀分,得此奔逝苦。
过村秽濯溉,合涧浑沙土。还当归海日,亦助云涛巨。
重城似郊坰,接眼尽苍翠。无复见枯疏,共疑春每至。
丘樊岂少此,野叟不自贵。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