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西台万仞秋,人间炎暑一时收。道傍共指青松树,得似棠阴庇九州。
雨洗尘沙不受侵,短篱横圃带秋阴。城居不改山林味,世上何人识苦心。
题蕉拜石两无情,捋尽吟髭句不成。顾影忽然成自笑,为谁痴立为谁行。
本是蓝田玉,由来渥水驹。精灵随地发,材力应时须。
斫月心能壮,梯云路转迂。南州闻鹗荐,泮水得鸿儒。
紫绶谁沾命,青袍不负吾。晓盘堆苜蓿,秋院锁蘼芜。
几杖长专席,冠裳必共趋。始知名教乐,自与利声殊。
道义皆绳尺,文章亦范模。世人多汨没,此意实泥涂。
大雅思贤者,高情见友于。埙篪春燕集,风雨夜床俱。
旅步仍回泊,离肠重郁纡。谢堂惊梦寐,姜被惜欢娱。
疋马重过蓟,轻帆旧入吴。鬓毛频岁月,萍迹更江湖。
扬子风涛阔,金山岛屿孤。素心随利涉,赤县乃名区。
散吏身犹縳,登仙望不无。赋诗惭急就,匆促问征途。
龙作春潭雨,潭深雨自灵。细迷江草绿,遥带海云腥。
稍集波惊沸,终为水共渟。野阴连涧壑,芳忆湿兰苓。
润岂遗枯涸,来应堕杳冥。战旌愁屡湿,鸣鬣振初停。
鹤羽飞疑堕,鲛人室罢扃。蓬开看浩渺,缨濯想清泠。
暝忆当窗见,宵宜到枕听。漏天难比蜀,浊浪肯同泾。
旅泊家应断,山居梦转醒。未胜岑绝地,幽涕晚俱零。
绰楔今王制,衣冠古谢家。坊题状元字,庭老合欢花。
日纪三蓂隔,星移两岁差。孟尝珠作履,潘岳版为车。
得酒丹逾渥,开奁雪未华。桑榆收岂晚,龟鹤算初遐。
绿橘怀香远,黄鱼入馔嘉。县分仙掌露,书趁月宫槎。
秀色桥还梓,繁阴瓞更瓜。见孙怜我抱,有子听人誇。
道阻遥思越,辞荒强和巴。晨瞻海东郭,佳气蔚成葭。
白战惊逢雪,诗坛三戒严。正眠还对枕,渐起欲窥檐。
研水先愁冻,风襟不受黏。屐痕随独步,巾角带双沾。
舞趁冲虚鹤,奔迷失路蟾。地生方圃璧,盘照水精盐。
东郭行应惯,袁安卧恐淹。醉怜松有酿,贫忆岁无缣。
白石终含垢,清冰未比廉。暮栖纷戢羽,春植暗勾尖。
野蛰深防启,游鳞且自潜。月昏无影树,天入夜明帘。
戍垒肤先拆,雕房火竞炎。我生閒不厌,瘦骨病应添。
有客负奇气,高歌掀两髯。不矜豪兴逸,颇爱野夫恬。
昼拥青绫被,宵传玉漏签。旧堂宾主共,逆旅岁时兼。
节忆中郎苦,茶分学士甜。田家欣共报,稚子戏能拈。
霰集曾闻咏,阴凝屡玩占。郢才工已甚,迟拙幸无嫌。
山根忽断水横来,谁见当时禹凿开。此地独当南北险,济川多难古今哀。
丛丛怒石迎船起,拍拍惊涛打岸回。䌫卒不眠愁上下,篙师无力正摧颓。
千年鬼斧遗天巧,百里山灵伏祸胎。已仗中朝天子命,兼烦东省使君才。
沙沉铁锁蛟龙避,电转雷车昼夜催。直到中流无龃龉,却看高浪失崔嵬。
寒泉出甃人争引,垂柳边河手自栽。贾客不须虞覆溺,暍夫终免卧蒿莱。
岩收傅筑功难继,海著秦驱事可猜。莫置丰碑芳草处,恐教文字没苍苔。
客去萧然卧北窗,兴来谁复倒馀缸。钟声坐觉催寒漏,灯影长怜伴夜釭。
徐榻正悬怀旧侣,郢词初变忆新腔。忧时每念丹心独,抗世宁教白眼双。
敢谓文章非忝窃,未看民俗尽敦庞。名场有绁身仍系,宦海无风浪亦撞。
交重雷陈真不减,才非元白已全降。孤藤幸托千年树,一苇终期万里江。
望里停云心脉脉,曲中流水恨淙淙。还家莫叹关山隔,闻说弦歌似鲁邦。
潇洒城西屋数椽,端居长在木兰船。东华尘土翻疑梦,南国江湖别有天。
灯火对床怀夜泊,岩峦欹枕忆朝眠。囊空剩有图书载,地僻都忘里巷连。
明月在庭知浪静,远山移坐觉风偏。行随树影如开䌫,坐扣阑干却代舷。
欧老再逢须作记,李膺如到合登仙。吴桥宛对霜中宿,剡水真从雪后还。
圣世已无浮海念,高情谁和濯缨篇。万间广厦何由见,见说君才好济川。
青岩西面接嶙峋,闻道先生旧隐沦。二水夹流通涧谷,两山高起隔风尘。
唐川地古犹称越,元世兵馀合避秦。墅似羊昙非乞舅,居缘孟母不求邻。
长怀龙卧歌梁父,岂学羊裘老富春。书诏早传行在所,衣冠生及太平辰。
纪言右史亲沾命,仗节南荒竟委身。白发郑公乡里在,青毡王氏子孙贫。
家声六代科名出,国典先朝谥法新。今日醉乡还有记,当时嵩岳岂无神。
曾披汗竹开金匮,拟束生刍吊玉人。遗像雅篇俱在眼,斗山瞻望敢辞频。
阳羡峰高荆水深,草堂风物静萧森。层轩不碍浮云色,曲径遥通野岸浔。
自引溪泉教作涧,旋移邻竹看成林。怜花肯信儿童折,爱树时防鹿豕侵。
身在尽馀容膝地,囊空频散买书金。门无俗客城中驾,坐有清风石上琴。
仰止高山谁独步,跫然空谷有馀音。卦探羲氏阴阳画,诗和尧夫首尾吟。
台省正逢推毂日,江湖空忆挂帆心。王郎旧业今何有,十载庭槐满地阴。
不驾城东款段车,偶来池上看芙蕖。盈盈素质秋波外,濯濯红香夜雨馀。
照影宫妆新入镜,溯风仙步欲凌虚。谁言画手工能貌,自笑酡颜醉不如。
二女江头裙染茜,六郎天上锦为裾。耻将脂粉同倾国,却有文章为起予。
太华峰高唐客咏,若耶溪近越人居。身閒与世论清浊,心在随时作卷舒。
几日物华惊又变,百年情赏幸相于。留连不觉诗成晚,起向金莲烛下书。
漫将春雪比冰山,日薄风稀渐改颜。怯势已销红兽炭,欣贫犹拥旧柴关。
无情竟作凌空去,作态犹能拂袖还。积淖有时妨跋涉,乘危何力任跻攀。
人情自觉多时厌,世事长于好处悭。莫怪云师大驱逐,向来赢得一冬閒。
潇洒词垣玉树风,夜堂烟暑坐来空。未论耸壑过房相,且赏清谈似阿戎。
别苑芳苕鸣翡翠,旧巢归凤识梧桐。庭趋正在闻诗后,云望翻于驻马中。
少日方言谙蓟北,去时乡梦隔湖东。衡庐地远千峰接,章贡城分二水通。
故老见须惊丱弁,大人去尚忆罴熊。摽梅实在星垂户,林桂花开月满宫。
报得泥金非浪语,夺回幖锦是奇功。通家屡辱常相拜,先为题诗贺若翁。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