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醉慵窥晓镜,贪欢失喂春蚕。百啭娇莺听不厌,海棠花下钩帘。
日永屡添香脑,寒消欲褪银衫。
髻上金虫喜子,胸前碧草宜男。六幅帐罗刚半掩,侧身春睡初酣。
嘱付雕梁燕子,莫教细语呢喃。
含颦送酒。欲别无言空执手。回顾松亭。不见王孙草自青。
如今归去。野店黄昏风弄雨。纵隔千山。难隔离人梦往还。
小袖依高楼,半露梅红色。才掩纱窗却又开,此意无人识。
深锁玉阑干,再见无由得。惟有雕梁紫燕儿,泥语妆台侧。
近水碧窗明,隔柳珠帘细。残月看看又过西,有个人儿倚。
燕子已空来,红粉曾轻坠。藏得离愁有万千,天末浮云起。
帘外晓风寒,恼杀郎催起。昨夜眠时已四更,略再教侬睡。
绣带不曾拴,且挽乌云髻。记得曾簪玳瑁钗,怎在衾儿里。
孤灯相对。万千回转侧,总不成睡。独自烧香,独自关门,却又自己安慰。
当初记得曾孤另,也不像、这般牵系。向五更、时分雨儿,似哭被儿如水。
若说轻离轻别,多应自错了,埋怨谁是。思与不思,忘与不忘,只好凭他心里。
从前悟得伊家意,止不过、要侬憔悴。到而今、病染昏沉,也索教人存济。
重帘未下,正林外疏钟,听来声紧。炉香欲烬。便浓熏翠被,夜深还润。
雨过纱窗,灯蕊暗摇青晕。算今夜,难觅梦缘,空有愁分。
旧事频暗忖。记带露簪花,和香裛粉。妆成轻俊。更临风倚醉,低头笑认。
月坠西楼,犹自贪欢未困。那知道,向而今、恁般孤闷。
春漠漠。任晚风、吹乱云鬟,慵去梳掠。倚着阑干无一语,红日看看欲落。
恰早有、月窥帘幕。才听杜鹃啼过,隔墙又动弦索。
红酥冷了,更重温、谁同酌。虚弱浑瘦削。惜娇波血泪,丝丝都凝床角。
不合当初曾咏絮,今日似伊飘泊。又何怪、柔条难托。
一日千头万绪,难将旧恨忘却。待笺心事问天公,如何着。
镇日闭帘栊。着甚情悰。一春总在病愁中。断送少年成白首,雨雨风风。
新绿渐成丛。燕懒莺慵。拚将钿盒葬残红。嘱付明年重到此,莫又匆匆。
才得话绸缪。又说离愁。匆匆携手下红楼。眼底泪珠都滴尽,莫唱伊州。
兰桨逐东流。帆影悠悠。江花江草见凝眸。最是无情风与水,惯送行舟。
佳节苦难酬。寂寞风流。西风吹白少年头。昨日相思今日病,又是中秋。
回首旧时游。水绕山稠。今宵谁为劝金瓯。明月凭他来也未,不上层楼。
玉枕惯欹倾。薄醉初醒。拭将梦眼半瞢腾。人语无闻灯影淡,鼓已三更。
檐际雨淋铃。不耐人听。何来哀雁又声声。便不寻思当日事,也勾伤情。
风淅淅,雪霏霏。冻雀无声独自栖。折得梅花难寄取,倚窗却忆晓妆时。
午睡初醒眉晕重。凉飔吹过景阳钟。玉阶芳树凋秋后,金屋朱颜老镜中。
閒绣轴,倚屏风。御沟谁复赋题红。君王雨露浑无准,不信金衣候日虫。
懒越温柔醉越娇。烛光花影漾红潮。坐来渐觉心肠软,忙里偷将眼色抛。
歌舞罢,月儿高。冲寒送我过横桥。有情不在多言语,一句能令魂暗消。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