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共方舟紫水滨,仙居云水易通津。病怜药裹随身惯,歌放春声入棹频。
天与人闲须待月,公知鱼乐肯投纶。晚风更弄桓伊笛,惊起沧江睡鹤群。
义高钟母真陶母,恩重慈天格孝天。泪抚诸孤逾八秩,誓将贞节表千年。
自多贤孝为身后,最喜孙曾满膝前。谁出海桃为母寿,年年今日燕群仙。
司徒当路满才名,益羡宜家有令声。直念柏舟头到白,每看褒敕泪先零。
舞风莫惜斑斓绉,爱日休教禄养轻。荣寿未涯君不见,母全贞淑子宁馨。
香扑帘帏晓梦惺,碧兰分雨秀门庭。云连金紫有遗泽,山近圭峰知胤灵。
外氏起家依络秀,潜夫著论表宁馨。他年智慧超流辈,始信松斋藻鉴明。
林下歌谣逐日新,君家犹有酒通神。一天凉气解醒后,四座秋声催赋频。
松径扫风馀落叶,郊居临水断飞尘。独嫌青女匀颜色,幻出芙蓉八面春。
海上寻名识偶山,森森玉立万山环。九江日出双螺黛,百镬烟分两灶丹。
莲社酒香初入会,隐岩松老正归闲。西州去日多遗爱,莫遣春风又启关。
世家姑射雪冰清,岁岁鹅山举寿觥。天与高风排末俗,偏从仁厚锡遐龄。
赤泥西华聊分枕,云卧江门旧扁名。九十四年方炼蜕,三山回首渡环瀛。
远送烦君载酒卮,离情难系柳垂丝。歌翻郢曲君须和,潮落西南舟更移。
岂惜三朝身向老,回思五十事多非。芰荷亦种东池满,未许山人尽制衣。
行止无端体本虚,今人尚论古谁如。独缘腰懒回三径,敢冒贤名学二疏。
晚雨四山归鸟雀,独流千顷混龙鱼。客情不为鹃声急,已定屏西木石居。
沙头酒尽我当还,又载茶炉送几湾。剑气旧曾看北斗,樗材何敢忘青山。
生来本带渔樵相,老至才分梦觉关。青眼故人天上客,依依犹共惜黎斑。
春晚相将客棹还,剑江西上一湾湾。即呼野鹤来高汉,并与闲云入旧山。
岁费贫教栽橘实,君恩生许度梅关。壮游不及西屏路,雾雨何妨隐豹斑。
盛世车书统一家,岛□何处送皇华。萱庭驻节添春酒,林邑占星到海涯。
万里寰瀛看点笔,一床图籍快归槎。扶云披雾还相待,莫遣蛮霜拂剑花。
万卷藏书岂屡空,三槐种德愧三公。只图举目山泉见,不为抬头结构雄。
大厦万间须远志,重茅几处受颠风。为家为国无穷事,静几明窗早责躬。
欲雨不雨岁云暮,北山南山云共屯。且与比邻相暖热,肯辞杯酌后儿孙。
百年事业须勤俭,一日光阴惜寸分。莫更悠悠过时节,明年明日又迎春。
久于城市厌尘纷,不觉春随岁共臻。已殿一家蓝尾酒,又酣千里洞庭春。
东风白卸梅溪雪,细雨青回麦陇云。明日杖藜何处去,村南村北看耕耘。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