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外风尘扑面生,星轺远远属南征。雨深磻石鲂初跃,春到黄山雉自鸣。
最爱周生能劝俗,复闻孙氏老明经。太平奏最归青锁,未许斯人独擅名。
从龙入海悉臣工,举国同倾朔漠风。煨烬可怜吹不焰,旅行犹望奋成功。
合尊两易华夷主,厓海千年俎豆公。子母君臣应上诉,独无精卫在龙宫。
日午潮来欲浸门,野桥西过拥高轩。东南可人自意味,真率雅会无寒暄。
载籍漫劳三十乘,出关何用五千言。悬舆岁晚多佳兴,弄月嘲风但一尊。
平原文学惜同门,誉望堂堂众所轩。乡里赋归惊老大,江山同色动寒暄。
白莲社里多耆旧,近体诗中有格言。见说君家梅又发,小园何处更开尊。
虞罗不置翟公门,解组尤多长者轩。蝶梦半酣醒晓漏,鹤衣犹湿曝朝暄。
独誇长短三千句,未注汪洋十万言。老去再逢真率会,肯辞衰白共开尊。
酒满清樽菊破霜,小春回首见秋光。并生兰畹餐英尽,移入松轩话柄长。
韩潞衣冠倾洛社,皋夔黼黻绣虞裳。江山岁晚空蓑笠,谁画渔樵共一堂。
槿榴十月不知霜,摇弄山光与水光。造物似留春色在,讴歌无那老怀长。
琼浆曲士新开榼,云锦天孙为织裳。花下一觞还一咏,年年诸老共登堂。
春燕来游秋燕还,乾坤今古几人闲。风花高下过梅岭,云物萧疏忆柳山。
亲爱并输肝膈外,交情重看别离间。探春未倦双行脚,莫指年华且闭关。
坐观群动自迁更,乡里衣冠会有盟。圣主宽恩尤惠老,江湖萧散任飞觥。
撵眉莫笑庐山社,绘影何惭洛下英。紫水黄云皆乐地,日从觞咏道真情。
百家将略几编青,孙子之孙复著名。廊庙谋谟多物色,荒陬蛮獠谩纵横。
伏波铜柱千年在,圣主恩威万里行。衔衬军门献图籍,可能参画万全兵。
西屏白鹿长千春,只许东来白鹤群。游遍山南与山北,不知谁凤又谁麟。
朝廷作士还师古,天下罗才亦进新。世路不殊行自异,丈夫须有气淩云。
泮池春满杏坛春,紫水宾贤总出群。可有凤毛誇盛世,亦知龙种出翔麟。
朝廷有道青春好,岁月无情白发新。万里前程须早计,莫矜双鬓绿于云。
黎阳已见汉官城,渡海犹劳十万兵。蠢尔螳螂争奋臂,烈如风火敢逃生。
纵擒有道遐方静,职贡无虞海道清。节钺南来真不忝,高碑随处勒勋名。
庙木偏承晓露凉,孤高风韵自能长。人贤到处英灵在,情至感时怀抱伤。
岂以佳城悲隔绝,信于明德奠馨香。试将名教权轻重,已为吾人布肾肠。
伴听木天风飒飕,十年名纸愧生毛。龙韬暂出尘氛静,文教两司声望高。
笑引山杯誇卓荦,指谈霜鬓惜萧骚。翠屏僻远经过少,看竹哦松不惮劳。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