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绿当窗结夏帏,午风襟袖却先知。低飞白鸟来何处,久住黄莺让好枝。
公道有归天亦定,老年休恨事多违。杜陵诸作皆称史,亦少渊明责子诗。
茉莉含香又吐香,山堂晓日短琴张。倚栏按古无新调,流水怀人只旧腔。
翠竹移阴浮碧石,野亭铺簟近吟床。知音久念同游者,北望群山尽莽苍。
蜡屐多时制始成,好山须伴好人行。风流未敢轻前辈,歌咏还思逐后生。
黄菊不嫌秋色老,苍烟随变晚山青。高台此日观云物,气祲南游翳日明。
兰蕙霜前不改芳,山人依旧古冠裳。适逢九九亲宾会,行迓三三药草香。
江湖岁晚先忧在,月旦评高水鉴光。老痒年来搔未去,新诗撩我兴偏长。
圣绍羲轩有道长,岩居木石总恩光。何缘洞里仙人过,应是山中老桂香。
八戊捡回新凤历,五云瞻望绣龙裳。偷桃莫限东方朔,海上遥闻几树芳。
花边小酌动诗情,城北如闻戍鼓鸣。落笔自矜诗眼暴,举杯还问月眉横。
诸乡未扫风尘静,明德唯怀至治声。若道赋诗能退虏,古来长笑合齐名。
南山秀拔与天苍,晓日熹微荡壁光。幸不龙钟多错爱,每为真率或乖方。
强吟自觉诗无料,少饮方知酒有觞。岭北溪南春又到,闭门休管草先芳。
风光欲动暖初开,万井熙然春意回。寒雨催将残腊尽,篱门送入好春来。
占年粘米呈丰兆,步屐田家有好怀。城市爱闲闲未得,百花丛里谩庭台。
兰陵小盎候春开,笑饮仙丹一面回。野水到门唯绿绕,山人得句放瓢来。
先时霂霢资神力,此日晴明惬老怀。正赖皇明调玉烛,万方熙皞乐春台。
再上高台不等閒,好山应待好人看。霏霏烟雨仙茅长,落落岩崖白鹤还。
禅榻有斋供玉板,青山无恙对苍颜。遨游莫挟飞仙去,四百峰峦非远山。
雾隐多年养豹斑,礼山嘈杂报开关。云屯老树晴穿峡,霜练寒流晚下滩。
百废俱兴新政绩,一同称庆豁亲颜。人生寸步须料理,太岳嶒崚不见山。
重阳再会菊新斑,清赏无期又出关。江雁阵云归五岭,钓船撑月过横滩。
临行郑重公何意,翻忆平生我厚颜。行止向来经画定,不知猿鹤怨空山。
九陌天风满桂花,软红纷雾扑书车。儿曹又促春闱试,寒日初修上峡槎。
得意长安休纵马,许身明主尚言家。先忧后乐吾儒事,莫遣从前一念差。
古松萝葛蔓相牵,废寺旁遗只小禅。桃李东皇先割爱,鳙鰅僧舍为烹鲜。
流觞合待稽山记,醉石还留处士眠。坏壁旧题除不尽,去年谁道胜今年。
幽居僻远无人到,病起荒凉有客过。路逼邻墙难系马,山当晴候易扪萝。
津头小市鱼虾少,海上频年罟网多。小酌晚凉须半醉,共公携手看星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