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神仙侣,均为柱石材。得志有廊庙,有时居草莱。
葛陂化为龙,八公亦鍊石。借身远报雠,凝血今成碧。
采芝堪疗饥,煮石亦可餐。怅望商山老,浩歌蜀道难。
海上会看云,飘飘迥不群。扶桑红日近,锦绣总成纹。
天上文章白玉堂,日华浮动郁金香。词头封罢浑无事,独步花砖绕画廊。
洞口桃花带女萝,不知春色几分过。长驱白日红尘净,无数青山细雨多。
鱼书欲寄转多情,锦字回文织不成。落尽桃花飞燕子,一番风雨又清明。
溪堂山馆带江城,睡起催花雨正晴。闻说閒人多乐事,臂鹰调马过清明。
听风听雨隔窗纱,爱弄潺湲试早茶。更喜园丁报新事,鱼苗随水上平沙。
东风成阵落红稀,日日溪头坐钓矶。传语白鸥休避我,此心虽在已忘机。
好山多在夕阳西,十曲清溪护石堤。临水草堂春事晚,垆香惊堕燕衔泥。
一卧林居独下帏,斩新时物换春衣。丝丝细柳湾湾水,步到前村看雁飞。
细柳新蒲已满溪,独寻春过小桥西。奚囊佩得诗多少,欲寄相思手自题。
满蓑风雨楚江天,钓得鲈鱼不卖钱。十里溪桥趁归路,酒垆茅屋背花眠。
身世元同不系舟,落花时节雨初收。束书一枕江湖梦,流过江南杜若洲。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