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豪宕意,白发作闲人。倚马心犹壮,屠龙技已贫。
酒杯妨病眼,诗卷累余身。勖我真良药,踌躇动远神。
后世人难问,先忧计总疏。已沦中下策,空负《短长书》。
交自分今古,吾谁问毁誉。壮心看渐冷,且共老江渔。
一生侠烈气,势血沸重泉。力屈空填海,魂归欲叫天。
凄风悲马鬣,苦月冷渔船。芦荻萧萧处,谁凭义士阡。
一世英雄气,萧条何处归。龙精埋地血,马革绣苔衣。
空忆频阳卧,难筹即墨围。遥凭宿草墓,雨泪不胜挥。
三径荒芜岂邃居,鸟巢鱼窟更安如。逢人只合长缄口,避客终当讳读书。
船入竹中聊断问,兰生道上亦妨锄。从今玩世休希阮,一唱猖狂计尚疏。
春来万木绿芳齐,多少游人听鸟啼。可惜城南红杏发,无人载酒上唐堤。
冬深白雪寒,山远乌薪贵。伊人寂不闻,得无折胶畏。
冻雀栖僵枝,寒兔蹲苍卉。万物正枯槁,岭梅独香沸。
所以天地心,剥尽复当暨。寄语拈花人,笑阅严凝气。
云树千层水一湾,幽人此际好闲闲。钓矶坐去携残卷,樵斧腰来耐远山。
宁子不离牛口下,石生何事马蹄闲。总无长统良田乐丘,壑生涯足闭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