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通曲港,三两聚人家。树密知村近,溪环觉路遐。
吴绵明似雪,越女艳于花。薄暮聊吟眺,山山隐晚霞。
为爱烟霞弃鼎钟,觚棱旭日忆曈昽。碧山诗社留遗老,青史儒林仰大宗。
前度登朝资典礼,几人转漕似司农。吟坛逸兴犹堪想,半夜风号万壑松。
耻将师友附公卿,异姓何曾结弟兄。九日重围频草檄,几番荐牍谢登名。
文章谊烈钱刀贱,游侠风高道学轻。壮不如人今老矣,求荣终觉负生平。
社燕移巢不自由,三间老屋指东头。家无童仆呼儿代,室有齑盐慰姑愁。
最爱清风宜盛夏,预期明月话中秋。芦帘纸阁寻常事,却笑蜗居未易谋。
芒鞋竹杖一身轻,十里青山自送迎。小蝶似为人引路,归鸦欲与客争程。
簪花野妇偏多态,乞火怜翁最有情。此是桃源风俗古,却思城市悔生平。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