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风微度扈江蓠,潮满中洲酒半卮。三事公孙依众母,九潘壶子有吾师。
当歌柳叶波侵渚,表里云山话皱眉。欲挹江流寄怀抱,乘槎谁更问支机。
夏云晴树暗江花,海甸丰林入暮鸦。烛近大官千日酒,潮平桑土万人家。
星移玉尺依铜柱,虫就银灯护碧纱。子夜莫愁归道杳,平津只在水西涯。
微云薄酒送朝晖,一夜秋风宿鸟稀。庾岭入江皆北向,萧滩来雁尽南飞。
莫愁月暗凋银烛,却恐乌啼湿短衣。四壁千金都不问,梅花含蕊望君归。
秦楼萧管待公车,雁影江云得报书。花近上阳篱菊冷,马迟长乐岸枫疏。
经师北面惭莲勺,高弟南征近石渠。好向横汾咏鱼藻,杜田容我赋归与。
德星疑聚起天南,胜赏幽寻喜共探。雨过绿阴凝晚翠,云开青霭簇晴岚。
悟从三界超无相,道去千言秘一函。生爱昙花空外落,何须出处问廊岩。
春草绿不尽,遗踪近郭门。孤坟几株柳,啼鸟不依村。
马蹄傍古城,道上雨初晴。石濑千年滴,墓前流水声。
云入高原暗,春风吹客衣。经过孝子墓,封树我将归。
寒食添坟土,重阳几度秋。北邙山上月,尽照古今愁。
读书须识义,务本重耕田。无行卿与相,不值半文钱。
孝悌勿沽名,沽名终不成。世人易欺罔,鬼责未曾轻。
少年初未知,事理相背驰。于今始明白,养子欲经师。
内无明父兄,外无好师友。纵然办做人,终虞不长久。
一部廿七史,成败与兴衰。明知而故犯,欲将归咎谁。
至亲者兄弟,繇亲始及疏。亲疏少颠倒,箕豆会兴歌。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