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宵来雨后凉。当窗支起小胡床。卧看风舞绿垂杨。
词意渐随乡思减,蝉声欲共夏天长。此时争忍不思量。
一带高城一带山。孤灯四壁影萧閒。此时情味十年前。
燕近重阳犹未去,风吹落叶自回还。怀人听雨到更阑。
又是重阳叶落时。得风庭树各凄凄。纵教睡好原无梦,何必寒蛩彻夜啼。
天欲晓,月移西。起来还著旧秋衣。泪斑酒黦无寻处,敢向西风怨别离。
卧病伤离次第过。相思无赖且由他。此身常健待如何。
为爱池边渡影碎,却看塔上夕阳多。光阴始觉易销磨。
拟将愁绪托杨枝。烟缕又风丝。年年岁岁,不愁春晚,只愿秋迟。
茫茫人海人何地,犹自说相思。一般同在,暮山青处,霜叶红时。
壮岁功名两卷词。单寒骨相本无奇。临流自把清臞照,不是胡儿是汉儿。
杨吐穗,柳垂丝。轻轻过到叶飞时。高山有尽天无尽,往古来今若个痴。
把酒东篱欲问公。菊黄何似牡丹红。依样看花依样醉。
相对。花香沁入酒杯中。
今日花开明日落。萧索。东风原不让西风。记得留春无好计。
垂泪。秋来著意绕芳丛。
把酒东篱欲问君。十分秋比几分春。记得春花零落处。
尘土。秋英未肯惹黄尘。
莫对佳花还坠泪。无味。空教花笑有情人。镜里星星难整顿。
双鬓。今年已比去年新。
把酒东篱欲问他。秋来底事著愁魔。北地晴天尘不起。
千里。一轮明月澹银河。
君道春光容易老。烦恼。送春无计奈春何。寒雨一场霜霰至。
憔悴。请君起看有秋么。
把酒东篱欲问伊。忍教辜负菊花时。万物逢秋摇落尽。
争信。山前尚有傲霜枝。
明岁花如今岁好。人老。悲今吊古总成痴。尝得酒中真意味。
沈醉。樽前听我唱新词。
酒醒扶头曳杖行。依依残照上高城。住得尘寰三十载。
堪怪。今秋秋意恁分明。
自笑怜花无好计。惯会。山泉汲水供银瓶。采得黄花归去后。
回首。四山无语只青青。
踏遍郊原,曳杖归来,静对琐窗。正檐端雀语,空庭残照,篱边菊笑,昨日重阳。
欲坠游丝,随风又起,带著斜晖飘过墙。青山好,奈相看无语,只会苍苍。
思量总觉堪伤。甚枫叶红时槲叶黄。叹两三飞蝶,尘寰漠漠,几行征雁。
天外茫茫。制得荷衣,纫成兰佩,自向西风哀众芳。
明朝起,更登楼极目,南望潇湘。
散步闲扶短杖,正襟危坐高冈。一回眺望一牵肠。
数间新草舍,几段旧宫墙。
何处鸡声断续,无边夕照辉煌。乱山衰革下牛羊。
教人争不恨,故国太荒凉。
更深一盏灯如豆。烟味浓于酒。青烟才起忽销沈。
便觉相思飞去、不堪寻。
晓来寻觅相思去。却见丹枫树。雨淋红叶好凄凉。
难道相思真个、恁收场。
谁道秋容消瘦,霜林煞自红肥。折得一枝枫叶子,正待思量寄与谁。
满林叶乱飞。
著甚新愁新恨,管他閒是閒非。但使今朝能饱看,霜露沾衣不忍归。
西风尽浪吹。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