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好,花事说东皋。国色有人欺芍药,乡心昨夜寄樱桃。
镜阁梦迢迢。
叫彻黄鹂,难留住韶华片刻。垂杨如织。万缕伤心碧。
春到愁生,春去愁无敌。人儿只。相思泪滴。点点啼鹃血。
小轩无事日初长。闲吟带草生香。榴花簇簇映斜阳。
半吐红妆。
月色暗侵帘幕,风来宛似潇湘。流萤轻透点罗裳。
无限凄凉。
愁难遣。风流减。欲绣鸳鸯心又懒。恨悠悠。雨啾啾。
衷肠欲诉,齿上还留。休。休。休。
香烬落。情萧索。仿佛灯前人似玉。意儿亲。脸儿迎。
温柔谁■,忒煞撩人。卿。卿。卿。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