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释道昌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偈三首
宋代
·
释道昌
道不属知,不属不知。
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
若真达不疑之道,碍他铜盘不打老鼠。
所以抽身入,还从屋里来。
报教台凳稳,聊且劝三杯。
兄呼弟唤殷勤处,留得儿孙辨劫灰。
偈三首
宋代
·
释道昌
未透祖师关,千难与万难。
既透祖师关,千难与万难。
未透时难即且置,既透了因甚麽却难。
放下笊篱虽得价,劝他杓柄在无端。
偈三首
宋代
·
释道昌
与我相似,共尔无缘。
打翻药铫,倾出炉烟。
还丹一粒分明在,流落人间是几年。
送僧
宋代
·
释道昌
扫尽诸方路布禅,到头窠臼落雁边。
台盘角畔重牛起,万里神光顶后全。
颂古四首
宋代
·
释道昌
惯使渡头船,如今不记年。
爱他风浪恶,方是趁粗钱。
颂古四首
宋代
·
释道昌
千佛居何处,题诗黄鹤楼。
感恩并积恨,终日在眉头。
颂古四首
宋代
·
释道昌
光非照境境非存,光境俱忘复是痕,
百鸟不来春已老,落华流水绕江村。
颂古四首
宋代
·
释道昌
惯行私路,乍赴公筵。
幞头脚短,腰带夸圆。
不是伴郎来劝酒,误他年少觅青毡。
颂古五十七首
宋代
·
释道昌
奴儿婢子,十生九死。
於里不正,被外边使。
纵饶开口便函过头,未免浑身辊泥水。
颂古五十七首
宋代
·
释道昌
二俱不了,随合多少。
纵使夜行,投明未到。
颂古五十七首
宋代
·
释道昌
水乳不分,菽科难辨。
担带病深,改移功浅。
十二时中不依倚,明见佛性有此理,
浆水钱在草鞋里。
颂古五十七首
宋代
·
释道昌
手携花鼓到城根,反著麻鞋过短门。
笑把柴头书古字,大家来步月黄昏。
颂古五十七首
宋代
·
释道昌
活中死眼,无作有用。
方寸不移,十方独弄。
巧拙不到处,监官有出身。
亲言出亲口,鸡犬闹比邻。
颂古五十七首
宋代
·
释道昌
是两头语,未出泥水。
非两头语,依前自死。
振锡卓然。白日青天。
风力还他败坏时,漫天网生辉。
颂古五十七首
宋代
·
释道昌
得因失有,是在非边。
根源未断,枝派相连。
不言言,口何在,
转得身来人下载。一帆风过洞庭湖,
对面须已违背。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唐代】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宋代】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唐代】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宋代】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唐代】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