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节逢端午,离乡兴尚佳。江流黄带束,山色绿衙排。
旅宿梁间燕,繁声井底蛙。蒲樽聊一酌,奚必动愁怀。
阮籍狂犹昔,嵇生体渐孱。苦无田二顷,幸有屋三间。
觅食原非易,浮萍尚未还。何时骑鹤背,一举到琅寰。
松柏常经百岁春,典型群仰老成人。齐眉梁案端风度,纵目虞渊慨日沦。
板荡不妨仁者寿,衣冠犹是古之民。名缰利锁消除尽,张翰而今有替身。
游宦梁园溯旧踪,循名两录荐书中。衙前草映琴堂绿,门下花簪杏苑红。
撰述素钦韩笔健,清贫遑惜阮囊空。廿年沧海归帆速,偕老田园意本同。
幼安高致属龙头,飞鹤新添石屋筹。宾客尊罍开北海,人伦冠冕重南州。
能除遁世烟霞癖,定是前生福慧修。摆脱尘缨消俗状,冥鸿千仞共悠悠。
尘海风波两度过,山居啸傲意如何。渊明篱下今栽菊,子美檐前旧补萝。
福禄永绥鸠刻杖,呢喃来贺燕盈窠。茶馀酒后康疆盛,颂献箕畴不算多。
束马归耕下噀田,壶中静养自然天。不言周鼎三缄口,新筑陶庐一息肩。
只有高吟消永昼,能捐俗虑足延年。昔贤斗酒堂边住,亦号遗民亦散仙。
傥来富贵本浮云,况值苍头起异军。北阙蒿莱谁过问,西山薇蕨孰同群。
幸留黄耇持风教,快睹斑衣趁日曛。赓续耆英开盛会,扶轮大雅共徐君。
政策纷更忧变夷,祸胎隐伏有谁知。横流苦乏扁舟渡,倾厦伤无一木支。
草野犹思周正朔,朝廷已改汉官仪。诸公衮衮皆胡孔,独让先生大节持。
鄂州兵动卓旌旂,芒闪欃枪射紫薇。周鼎已沦惟一死,商芝不采竟全归。
圆光秃顶新官制,秋色惊心旧禁闱。忠义如君今有几,空含悽泪向谁挥。
莽莽乾坤作战场,争雄南北欲分疆。似闻袖诏来陶谷,无复挥戈继鲁阳。
六合纷纭完独往,千秋名义重三纲。遗书字字皆真实,可与西台记并藏。
当宁原无负扆才,仓皇退避剧堪哀。虐非嬴政楚氛恶,位摄刘婴汉祚颓。
禾黍从新沾雨露,栋梁如故荷栽培。他年史笔知何似,能否搜幽到草莱。
衙鼓鼕鼕报晓天,披衣拭眼醒酣眠。窗前蕉叶青犹捲,郭外杨枝绿倒悬。
风静江心平似镜,云生山腹直如烟。登高北望遥相忆,知在蓬莱浅水边。
升平未久复疮痍,大厦已无一木支。突厥思倾唐社稷,匈奴欲紊汉官仪。
空闻黄阁承三旨,屡见乌台奏四其。二百年来恩泽尽,牛毛法令乱如丝。
旧兵撤尽练新兵,纪律纷纷事变更。广募虎狼归槛柙,错将蜂虿作干城。
长官岂必头颅好,隐患已从肘腋生。强国如此真妙法,火鎗先试武元衡。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