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橹鸣江水不波,云山无数拂船过。夜深把酒问明月,月色与愁谁较多。
三寺神灯古有名,我来惟见月华清。非关佛日今消歇,应避文星不敢明。
羽扇纶巾一卧龙,誓匡宝祚剪奸雄。图开八阵神机外,国定三分掌握中。
青草池边一故丘,千年埋骨不埋羞。丁宁嘱付人间妇,自古糟糠合到头。
深闺睡起读兵书,窈窕丰姿若个谁。千古周南风化本,晚凉何不诵关雎。
两月孤儿百里坟,一灯风雨几黄昏。可怜玉帐豪华客,不识金沙节义门。
烟鸟归林巳夕阳,野人相引度高冈。马头一片青山影,经过絺衣似水凉。
山路弯弯石甃平,碧天凉露下三更。无端一夜西风恶,吹着新愁上紫荆。
竹里烹茶费屡呼,携壶沽酒绕村无。同餐麦饭无难色,风槩知非浅丈夫。
奉天殿上榜初开,共贺江南得秀才。好是青萝居士说,近来文运属天台。
鸡舌同含侍紫宸,朝回东阁每相亲。片帆忽逐西风去,鸳鹭行中少一人。
孔璋挥翰檄曹公,烈日秋霜格力雄。白发云孙千载后,新诗尚可愈头风。
栋宇参差逼翠微,路通犹恐世人知。等闲识得东风面,卧看白云初起时。
霜落江南木叶丹,滔天波浪一舟还。何人得似林中叟,目送浮云过远山。
远别出门愁见难,燕山越水路盘盘。将心付与天边月,两地清宵一样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