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携绿绮琴,高上白云岑。树杪泉声落,窗横山霭深。
嚣尘从可谢,虚阁任闲吟。何必生遥羡,丹邱待更寻。
东风何日至,生意满平芜。桃叶同浮艇,杏花开倚垆。
客来茶正沸,春去鸟争呼。暮景苍然起,天光到水无。
秀绝悄凌波,青青滴黛螺。云旗斜日下,沽客待风多。
眇眇疑含睇,垂垂欲画娥。彭郎诚漫语,应著送迎歌。
坐将芳草当文茵,检点年华又一春。绿野遍沾新雨色,青山可记旧时人。
谢安未减登临兴,阮籍何须礼数亲。领取风光盈两袖,流莺花底剧翻新。
看花载酒度芳辰,修褉欣逢天气新。山下管弦三月景,水边裙屐六朝人。
野桃低亚常妨帽,芳草凄迷欲当裀。莫遣韶华容易去,夜游秉烛未嫌频。
晚烟漠漠上人衣,独立空林对落晖。红叶满山人迹少,乱峰深处一僧归。
拨云上高岭,云浮岭飞动。磴滑趾不容,手藉藤萝控。
雨声杂松风,澎拜怒涛涌。行行崖岫间,翠湿衣袂重。
回顾下山路,落叶飞鸟送。寻寺谋憩踪,隔竹钟鱼讽。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