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潮时去晚潮回,陆市巴城逦迤来。咫尺维亭看又过,人生行止信悠哉。
半舫斋前种玉时,森森才见出墙枝。如今又见孙枝透,凤尾翛翛转更奇。
年踰耳顺发鬖髿,其奈诸孙未见何。独爱君家有英物,峣峣顶玉几摩挲。
漠漠湖光隐碛沙,陈湖东畔是君家。春来十日无人见,一树寒梅已著花。
年来身世总悠悠,漫作陈湖两日游。东望烟波云万里,逝将吾道付沧洲。
四山环列抱中虚,一碧玻瓈十顷馀。不独清凉可消夏,秋来玩月定何如。
画船棹破水晶盘,面面芙蓉正好看。信是人间无暑地,我来消夏又消閒。
巨石陂陀板样平,三山当面看云生。何当子夜重来此,濯足沧浪对月明。
墟落新凉对勘书,士龙临此意何如。江南亦有韩熙载,到处人传夜宴图。
陆家园里千株杏,处处花开不待春。种树由来还种德,枝头颗颗总含仁。
先春罨土槿编篱,同对年来亦好奇。自笑老夫心力懒,黄华随意著高枝。
烂醉都忘倒接䍦,高堂四菊十分奇。西施未醒杨妃醉,白发樽前恐未宜。
年来黄菊也随时,斗出金盘与玉卮。独有岁寒心尚在,落英重作楚人词。
蒲轮应召出商颜,汉嗣濒危即日安。若使四翁终羽翼,肯教雌雉变凰鸾。
朝野皇皇意独閒,依然草树八公山。谁知秦晋兴亡事,祗在先生一著间。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