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孤长者寻常有,应供如来不易逢。二施本无差别理,莫论庭柏与庭松。
已住世间如影响,不牵法相论偏圆。山边茆屋随缘业,不是当时忍辱仙。
秋来清血洒潇湘,遥望东流带夕阳。为过金山沾法力,便随潮水入钱塘。
世事流光同一污,天涯白发未还家。慇勤更种庭前草,为看秋来一似花。
山西谁家桃李树,半是少年行乐处。去年花谢今年开,惟有人生不如故。
庭下乱生春草花,夭红不称野人家。漫开漫落无人折,留得孤根数寸槎。
落莫馀生何可同,正如枯死道边蓬。随风流转惟无定,定处由来自性空。
春草满空春水流,土人放马白蘋洲。细风迟日嘶鸣处,遥忆金明池上游。
花发花残都不知,谁将白发更题诗。山西日永无多事,闲看樵夫数局棋。
黄牛岩下水弯弯,葛帔篮舆自往还。不是湘累莫相问,祗应枯瘁似寒山。
青溪八月老菰蒲,孤吹修烟出水隅。谁问西湖少年乐,闲将世事捋苍须。
观音二十五圆通,止在禅师一指中。金钵直随流水去,不须芒屩更西东。
落日欲下清泠台,月华已破东冈来。谁道幽人得幽趣,老夫病眼不曾开。
石梅落落欲黄时,细两濛濛暗不开。数日不行台下路,不知江水过山来。
石台竹径自天成,细草芳花随地生。白发老人无是处,一枝枯竹伴经行。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