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春江破晓烟,探奇此日似登仙。溪头云断千重岭,谷口兆留一线天。
赵子图书行处有,米家烟雨望中传。从今揽胜三巴去,细酌松醪展杜编。
古木苍藤觅径微,行行晓露未全晞。无端山棘攒眉刺,不断秋云扑面飞。
旅雁一声惊远宦,浴鸥何处避征衣。莫嫌蜀道难如此,爱看西成秫稻肥。
丝丝杨柳带行旌,晓雾濛濛暗去程。一岁岂能留惠政,双凫从此别江城。
恐羞胜地题诗少,剩有扁舟载鹤轻。最是疮痍春未起,相关不独别离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