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秋老送征车,万里青云赋遂初。望断玉门关外路,声声羌笛影徐徐。
天赐瑶章破俗喧,流传口角感香温。铭心时诵东坡句,酬德应开北海樽。
玉屑一天来燕市,慈云千里拂蓬门。他年小草向阳日,湛湛深思溯自孙。
又传高轩去幽燕,天高气爽步轻前。临歧珍重秋风紧,两字平安一路宽。
留春不住又饯春,姹紫嫣红映水滨。清脆莺声穿柳过,也知求友闹香尘。
春江水暖鸭喧哗,冲出浮萍一道斜。流尽源穷思远客,离情岁岁对飞花。
名句高吟气如虹,金声玉振缀词工。江东才士尽倾倒,冀北群空应属公。
何幸三生附玉堂,停车问字胜门墙。抱残守缺弄班斧,有负龙门国士望。
一篇传记出孙公,翰墨姻缘结海东。金榜题名流庆誉,巍科连捷出南宫。
望断烟云落月思,笛声午夜涨愁时。西台一自骑箕后,玉露雕伤霜满枝。
下里之音愧不才,艳阳三月春燕来。过情奖藻难承受,滚滚词源诗境开。
清芬难阻意相连,尘杂扰人事事牵。记得一瞻光霁后,西窗望月自年年。
著花老树又从新,恺悌慈祥倍觉亲。独在家乡为异客,兰薰桂馥话频频。
壶中岁月本悠长,族望江乡名远扬。啸傲林泉尘物外,闲参梵典阅文章。
得识元龙誇自持,此身疑早参风驰。惊人佳句胜春雪,倾倒新诗媲旧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