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坛风月本双清,十笏山斋构竹成。添写筼筜千万个,夜深同此听秋声。
爵觚盘敦鼎彝钟,掩映清光竹一丛。种竹道人何处住,古田家在古防风。
长忆扁舟过建滩,满汀烟雨扑人寒。今朝画此离披影,犹是篷窗带雾看。
故园三径久荒凉,岁岁天涯滞客装。又是一年秋去也,黄花山下过重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