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古来今秋复春,嬴颠刘蹶总成尘。蜗牛角上争闲气,笑倒南华梦蝶人。
气似阳和处处春,但随流俗混光尘。须知舌在为身累,非是是非何等人。
四海男儿得志时,归来一段话新奇。野人不管兴亡事,饮恨闲看老杜诗。
汉祖龙兴自有时,未应六出计皆奇。采芝人向山中老,不见功名一首诗。
花信风传阆苑香,腾空鹤驾望仙郎。当年谁为看炉鼎,曾得丹砂入药囊。
出郭山行十里馀,据鞍拥鼻一臞儒。飞花落在吟肩上,便是蓝关遇雪图。
埽地阴云拨不开,北风吹落豆楷灰。相逢父老应相笑,直待山头白后来。
朝醒暮醉几时休,鸡黍人家见客留。闻道曲生行处有,西村明日趁扶头。
故人不寄一枝梅,亲到前村雪里来。兴未尽时还又去,为君更觅暖寒杯。
山城望断首重回,犹劝春风马上杯。有似卫轩当日鹤,羽毛养就却归来。
白发相逢得几回,离亭苦劝送行杯。元龙不识求田意,徒使青山笑往来。
声势何劳斗似牛,看看一雨到山头。大家不肯勤王去,只待槐宫坏即休。
胶胶扰扰战争多,岁月循环得几何。树下老人观物化,梦魂应不到南柯。
悤悤出郭晓风寒,一片云收爽气山。上尽坡陀试回首,人家住在翠微閒。
不到西山二十春,风光别后一番新。再三点检尊前客,白发相看有几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