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项英雄不在支,筑台耽戏玩乌骓。八千子弟誇豪霸,百二河山笑转麾。
何事作疑疏亚父,自甘倚帐哭虞姬。空留故址谁登览,往事萧条竟莫追。
绣衣不果共追游,戏马台荒百草稠。山掩碧溪流水咽,人归乌渡故乡羞。
独留古迹龙王庙,那见春风燕子楼。何事当年骓不逝,满天明月楚歌讴。
拟上高楼第几层,玉壶携酒不成登。长江台下留今古,荒址山头历废兴。
时到人心崇泰运,势倾天意困阴陵。乌江一去船何在,恨煞无槎可借乘。
筑台戏马气何高,云窅乌江枉自劳。逐鹿惟亡秦社稷,逝骓终愧汉英豪。
尘封碑碣苍猿树,云锁寒山孤兔号。千载胜游还不果,空将醉兴作挥毫。
百涉洪遥戏马台,山高水险雪涛哀。水声咽似虞姬泣,山势倾如霸业颓。
谋略既疏英气尽,歌声未动戍心灰。千年尘事徒追忆,日月流光自往回。
戏马台高叠翠重,兴来登览赏危峰。影移亚父坟前月,声掩阇黎饭后钟。
狡兔未拴烹猎狗,张良那得际云龙。回听大唱歌风句,幽涧人人恨碧松。
经费当年卜筑工,登台几度戏青骢。三分割据千筹策,半世英雄一烛风。
天运不由人力大,月明能使戍营空。阴陵垓下争闲气,斫蟒曾经兆沛公。
荒台寂寞挽彭城,戏马台留身后名。亚父既归秦鹿逐,虞姬未别楚歌声。
路迷道失骓难逝,人去台空草自生。载酒欣然穷胜力,舒怀不尽古今情。
汉楚争雄半局棋,筑台戏马亦依稀。非因冀北良驹少,自是江东王气微。
捷足岂堪迷泽展,逸尘只向大风飞。春来燕子台边语,错认他人马不归。
命友登台四大观,何其负约不成欢。台前那复云生阵,江上空留月走丸。
遗恨水声长咽咽,添愁草色夜漫漫。行人莫问当年事,父老江东心已寒。
戏马台前绝马嘶,绣衣负我酒空携。琴樽既已空违约,诗韵无人入品题。
大地瓜分沟割尔,空营月满泣虞兮。已羞忍耻浑无奈,徒自阴陵哭路迷。
古台谁筑插天高,项羽戏骓创霸图。寂寂不闻人气概,凄凄只见草荒芜。
欲知验马乘佳兴,不遂青丝击玉壶。犹拟归来天色晚,云横湍水落金乌。
高台峍兀耸南天,不见当年戏锦鞯。入眼山河浑在望,如梭岁月总难延。
狮眠兔隐人千古,碑碣苔封事几年。遥忆英雄何处去,西风惟有草芊芊。
登临未上古台荒,戏马风闻楚霸王。力大拔山能盖世,龃龉败战耻还乡。
乌骓不逝乌江冷,紫剑横拖紫电光。可惜虞姬无复别,夜来明月为谁苍。
来到台前泛绿樽,传闻芳草怨王孙。咸阳宫殿无烟烬,大地山河有燹痕。
败将羞归吴地惨,阵云愁锁楚天昏。乌江剑断应难续,谁爇苏香为返魂。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