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酒篷窗月倍辉,夜深水竹风微微。野禽背霜忽振羽,山果落泉时溅卮。
箬笠多情能恋我,钓丝遣兴不须归。醉来稳作芦花梦,两两眠鸥未肯飞。
月户花阶凡几度,尽把芳尊嘱付。转眼浓华故,鸾胶总被秦娘误。
榆荚杨花曾入赋,也解漫天飞舞。梦觉西堂午,琵琶声断闻鹦鹉。
单衣晓怯东风冷,忽过湖波千顷。山色倒侵溪影,一路随孤艇。
美人室远飞云迥,遥忆小堂春永。睡起碧纱人静,隔竹敲新茗。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