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暄百八起西泠,敲彻斜阳近翠屏。闲逐野云停半壑,远随孤棹落前汀。
六桥金粉人初散,十里莺花梦乍醒。断续听来何处好,碧烟明月冷泉亭。
连日阴寒乍放晴,愁边不觉是清明。漫从榆柳分新火,枉向莺花忆上京。
得失已空蕉鹿梦,浮沈聊结鹭鸥盟。宵来盼断松楸路,有泪无言对短檠。
蹉跎身世苦无悰,开遍来禽兴转慵。璞玉无言宁自炫,蛾眉已老为谁容。
馀光犹凿邻家壁,浪迹休嫌庑下舂。安得故园营十亩,一犁烟雨傍吴淞。
才得言归又欲行,黄梅雨过片帆轻。家庭两月团圞话,客路三千去往情。
梁稳香泥怜燕子,花飞柳陌怨莺声。匆匆便作临河别,离绪无端触处生。
露滴寒蛩咽,风高枕簟凉。归心凭短梦,一夜几还乡。
青盖黄旗事可羞,钟山王气水东流。沧桑眼底伤心泪,付与词场麴部头。
胭脂井畔事如何,扇底桃花溅血多。长板桥头寻旧迹,零香断粉满青莎。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