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沙连在万山中,一屿环湖映碧空。员顶净明傍作屋,渡头烟火小舟通。
土乘水上作浮田,竹木交加草蔓延。最是此间勤稼穑,能同输赋足丰年。
湖中员屿外重溪,三跨横藤人自迷。此境若非番社异,武陵洞口认花蹊。
沙辘行来界北边,裸人虽陋意殊虔。官厨未识都都味,首顶糍盘众妇先。
聚薪然火烛天衢,一妪鸣金猫女趋。三椀鲸吞齐赐酒,合围挽手共歌呼。
踏地分曹却退行,团花簇锦斗身轻。直前逞态蹁跹甚,高唱惟闻得得声。
自闻天使过台时,番社遥临岂所期。内视土官能汉语,剧怜耄孺尽欢嬉。
临发追攀不惮劳,行行为尔驻旌旄。蛮娘伏地齐声唱,一步争如一步高。
谁言异类不同群,煦妪春温未忍分。见说新名回马社,他年留纪海东云。
发声一唱竞嘻呵,不解腰眉语叠何。傀儡深藏那敢出,为闻武洛采薪歌。
荒地欲松园更腴,诛茅覆草令秋枯。种时禾秸惊风雨,杂植还教薏苡扶。
小楼贮粟号禾间,剉竹编茅盖自閒。应识名禾知本计,可专饮血事搜山。
蛮娘织作亦殊勤,圆木中空槽口分。尺布可堪持北去,但令知有达戈纹。
霜钟云磬韵双清,何处村庄旋旋鸣。北客初来听不厌,那知此是夜舂声。
未负耕犁未服辀,谁教驯狎入栏收。番儿自惯无鞍马,大武山头捉野牛。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