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吹独立,苍莽堕边愁。山压孤村暝,城掀浊浪秋。
奇贫逢患难,多病误恩仇。满目关河思,平分浩荡鸥。
百战桃州地,烽烟亦仅存。军声桐汭乱,杀气滆湖昏。
遂失三吴险,空传万骑屯。专征周奉叔,薄议尚君恩。
大府传飞檄,乡关乍被兵。愁云盘故障,妖彗扫长城。
戎马莺花地,江湖战伐声。越山东望近,莫使鼓鼙惊。
未奏清淮捷,天涯阻贼烽。雪深三月暮,路绝一身穷。
国事嗟何及,家书杳莫通。何时能奉母,避地乱山中。
细弱全家累,辛勤仰母慈。梦中怜病弟,乱里念孤儿。
多难惊心惯,穷居得信迟。侧身无处所,流涕太平时。
异国春归客感深,烽烟满目罢登临。茂宏到处能胡语,庄舄无人和越吟。
四海仓黄留此日,十年闲散负初心。草驴秃尾天街侧,吹笛纤儿莫见侵。
感念今皇建极初,纶言迭下免征输。民顽尚忍连群盗,廷议还闻厈重租。
穷海波涛艰挽运,诸方草木缺储胥。司农可更无刘晏,宵旰何时得少纾。
桂岭千盘毒雾多,养痈从此溃山河。岂真小丑关妖谶,谁使中军祇雅歌。
宗泽尚存宁至是,重湘虽险待如何。督师忍召乡邦祸,身后还应誓枕戈。
洞庭千里气萧森,杀伐愁连大地阴。上相徒闻驰传出,全军已报凿舟沈。
蛮氛日夜蒸江汉,鄂渚风烟阅古今。一片涂膏问谁致,祇应猿啸答枫林。
仓皇直下豫章城,江上闻风溃列营。沔口三旬余劫火,浔阳九派汇军声。
元戎已见奔单舰,都护空劳集守兵。约略诸君功罪际,陷疆事重陷身轻。
侧身天地一登台,极望东南事可哀。流水自将遗恨下,夕阳无数乱山来。
我生不幸值多故,平世犹难容废材。许国谁能信年少,千秋人惜贾生才。
天涯倦鸟几时还,千里江程未得闲。瓶里茶香秋浦水,枕边镫影皖公山。
烽烟淮甸犹传檄,鼓角严城早掩关。为想十年征战苦,至今猿鹤怨刀环。
海国虫沙忽刺天,妖氛直射五云边。万金缇库方悬赏,一骑皮冠竟执鞭。
下殿已符南斗谶,行围重话北征年。累朝神武声灵在,谁继《车攻》《六月》篇。
名王铁骑镇沽中,太息藩篱指顾空。孤注何曾谋寇准,吁留几见约陈东。
绝怜沧海横流速,尚想神京拱卫雄。东望翠华应下泪,昭陵松柏起西风。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