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子双鸳,刚堕地、猩红初染。偏略透,人前消息。牡丹芽浅。
半黍细沾檀点烟,一丝轻熨莎痕软。但凤头、依约画裙边,时遮掩。
看小立,闲庭院,才半吐,情何限。似端相鹦舌,被伊偷剪。
点曲错疑红豆落,蹴毬但见真珠颤。便将他、春笋比纤纤,谁还欠。
浅浅晴天,拖逗出、绛霄花影。正日暖、天孙绣罢,懒收云锦。
绿树接边红欲亸,凤城衔处明逾靓。更额黄、无限夕阳山,西南映。
江上思,谁相证。山外意,何时尽。似端相人面,醉波微晕。
锦带书从天半寄,紫罗巾欲风前赠。只消魂、能得几时看,明河近。
窄窄纤袿,恰俺映、兰襟深处。还惹得、丝丝香细,绣檀微炷。
粉叶薄沾金凤翼,红椒对吐银莺味。认一痕、珠络领巾斜,春心露。
衬背衱,侵腰素,欣熨贴,都如许。望红廧,一抹闲情能赋。
香汗暖蒸重锦角,玉酥隐起纤罗缕。问檀郎、可解护温黁。
痴情诉。
啼鴂留春,游丝惹梦,天涯又闰清明。夜凉人静,独向六街行。
月里幽坊如画,那门边、低度歌声。问谁傍、尊前擪笛,还似诉侬情。
廿年前旧恨,柳枝共挽,私语调莺。蓦东风回首,独自飘零。
料得小窗今夜,映梨花、一树冥冥。可能把、断肠诗句,月下念教听。
淡日帘栊,嫩寒庭院,深情问有谁知。宿酲初解,缃缬上花枝。
约略靓妆人影,点春涡、半晕燕支。朱门侧、栏干倚遍,无地寄相思。
芳期今又过,猩屏掩恨,茸帕缄诗。正红窗睡重,燕子归迟。
斜搭秋千画索,傍花阴、闲袅游丝。黄昏近,茜纱银烛,更是恼人时。
风漾游丝,雨晴芳草,联骑重款禅关。碧桃才过,红绽海棠鲜。
犹有丁香似雪,斜阳外、占尽春妍。经行遍、廊空人寂,雏鹊斗花前。
萧然僧几个,垂帘扫地,静炷炉烟。且访钟林下,选石云边。
难得江南吟客,松风里、来听茶煎。还相约,绿阴如幄,清簟枕书眠。
新月当帘,微风生树,绣勒同逐香车。韩潭西去,灯影记苏家。
难得蓬瀛俊侣,商量到、银勺红牙。偏容我、坐头白发,移近一枝花。
周遮屏镜侧,分飘罗袂,小叠蛮韡。更掩扇清歌,娇倚窗纱。
笛里分明旧恨,潇湘水、不到天涯。空赢得,青衫老泪,重与洒琵琶。
花醒馀寒,柳苏丝雨,闰春留作重三。倦游词客,芳序恨长淹。
为约薇壶俊侣,凤城畔、闲趁珂骖。轻阴里、朱墙一抹,松影转幢南。
那堪思往事,廿年再禊,曾款精蓝。问咸丰朝士,几共言谈。
惆怅僧贫树老,一株雪、犹照春衫。凭高望,斜阳燕麦,无恙是晴岚。
一枕宿酲莺唤觉,起来扶病闲行。游丝栏外午风轻。
罗衫人影薄,偏傍小桃明。
三十馀年如梦里,春来春去多情。夕阳又傍短墙阴。
隔墙花缺处,微有卷帘声。
满院槐阴风簌簌,卷帘红日西斜。竹炉矮几自煎茶。
一杯甜井水,双盎海棠花。
书卷丹黄从校毕,南天闲数归鸦。碧云长自绕山衙。
豆香慈母馔,瓜熟冷官家。
团扇家家图画在,萧然海鹤风姿。梦随铁骑醉吟诗。
三山临水宅,万里拂云祠。
老辈风流今似昔,烟霞遥订心知。江南秋及杖藜时。
绿蓑菰米艇,乌帽菊花篱。
春梦枝头重唤觉,睡情又近黄昏。绿阴如幄静当门。
风擎罗扇艳,月傍玉钗温。
晓起冰肌和露拭,茜红褪后还存。晚妆依旧点脂痕。
几回携烛看,生恐再离魂。
一院秋灯初过雨,月儿檐际纤纤。桐枝斜飐玉阶前。
暗闻风叶响,人影隔疏帘。
刚是辘轳金井歇,夜深还动筝弦。微云清露乍凉天。
画栏闲似水,梧子落谁家。
落尽樱桃飞絮尽,晚花一树秾新。薄阴低眷小窗晴。
似怜春老,来试靓妆明。
转罢轻雷飘罢雨,满阶芳草多情。夜来风信近三更。
暗凝红泪,谁与伴明星。
寂寂琳宫长昼,玉梨一树晴妍。不知春恨几经年。
为谁开又落,夕磬晓钟边。
过尽扶肩女伴,绣襟一样低穿。飞来难得上花钿。
愿留纤屧印,芳迹有人怜。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