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烟火外,扫径薜萝间。地僻柴为壁,庭幽雪作山。
白云心自静,落日昼常闲。薄暮无他事,焚香待鹤还。
崤坂高无极,崎岖欲到天。云中低岭树,水际俯村烟。
古戍余秦垒,残碑记汉年。二陵风雨地,驱马意茫然。
征马长嘶出凤城,少年作客为浮名。已无东阁留人住,惟见西山送我行。
经济有怀还入梦,乡园多难独关情。月斜门外频催起,愁听晨鸡四五声。
随山西南行,未暮憩孤馆。乘暇眺晚色,丛篁互疆畎。
太行翠屏列,淇水玉带展。绿柳夹清渠,春城倚翠巘。
拥泉溉陇亩,下田变沃衍。雪浪激飞轮,石硙如雷转。
河曲野径迷,云起暮山断。细雨催人归,翛然忘近远。
惜君未同游,寄此聊代柬。
际晓发落阳,亭午出磁涧。水流砂石间,青山夹两岸。
突兀摩云霓,一径自中断。诘曲随山行,十步不相见。
入谷天忽小,上坂山复乱。迤逦循水涯,倏忽登天半。
山合疑无路,将近势复变。忽闻重霄中,人声若相唤。
仰见穴处民,午烟起炊爨。群羊如蚤虱,蠕蠕略可辨。
极目惬幽情,登临遂忘倦。更欲凌绝顶,乘风扪河汉。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