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去鄜城宰,当途有荐章。长才试县邑,嘉政寄循良。
远路连秋草,征衫带夕阳。济时公等在,吾欲汎沧浪。
旅次浑无定,生涯亦漫劳。病求方士药,寒忆故人袍。
避俗惟黄卷,忘忧但浊醪。柴门多落叶,昨夜朔风高。
客子临高秋思生,碧山无际暮云横。但看八月草木落,未见中原尘坌清。
流景暗徂人易老,故园何在梦频惊。尊中有物同谁尽,正要相看醉胆倾。
凭高一望客心伤,风景萧条是楚乡。飞雁欲归何处去,幽花还似昔年芳。
诗因感物聊成咏,酒为随人强举觞。十载蹉跎身事晚,每逢佳节转凄凉。
匹马短衣看此行,看君谁信是书生。听诗未觉秦川远,倚剑长怀晋水清。
一饭见哀韩信耻,千金为寿鲁连轻。壮年休洒新亭泪,且为江山灌巨觥。
乱后行藏岂自由,此身虽在病兼忧。一抔徒积黄泉恨,四壁难为白日谋。
数极乾坤见中否,迹随沟壑恐长休。可怜海内干戈满,独对江山倚寺楼。
十月西来始哭君,山中何处有孤坟。以才见杀人皆惜,忤物能全我未闻。
李白歌诗堪应诏,陈琳书檄偶从军。穷途无地酬知已,会待升平缉旧文。
万里江山动楚吟,异乡风物长年心。孤身转觉乾坤窄,往事空惊岁月深。
木落高城初过雁,霜飞幽馆夜闻砧。蹉跎未遂东游计,醉后悲歌泪满襟。
谁家住宅北山隈,乱后逋人尚未回。惆怅门前是官道,临风一树杏花开。
江雨初晴江涨发,凉风吹水波浪开。日暮津头闻打鼓,越商巴贾卸船来。
街头鱼米近颇贵,缩项长腰最可珍。江东莼鲈亦何好,能令张翰称达人。
近值丧乱弃中原,南来亦复著南冠。吾家旧井岘山畔,野老谩作北人看。
襄阳城府自古雄,千甍万瓦当晴空。短衣少年何处客,相邀一醉楚楼中。
城东大堤堤上头,何处女郎同出游。紫盖留连不归去,唱歌日暮傍汀洲。
江上小儿誇善没,一日入水知几回。汝曹未有机心在,缘底鸥鸟不飞来。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