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异俗二首(时从事岭南)
唐代
·
李商隐
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
虎箭侵肤毒,鱼钩刺骨铦。鸟言成谍诉,多是恨彤幨。
户尽悬秦网,家多事越巫。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
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
归墅
唐代
·
李商隐
行李逾南极,旬时到旧乡。楚芝应遍紫,邓橘未全黄。
渠浊村舂急,旗高社酒香。故山归梦喜,先入读书堂。
商於
唐代
·
李商隐
商於朝雨霁,归路有秋光。背坞猿收果,投岩麝退香。
建瓴真得势,横戟岂能当。割地张仪诈,谋身绮季长。
清渠州外月,黄叶庙前霜。今日看云意,依依入帝乡。
和孙朴韦蟾孔雀咏
唐代
·
李商隐
此去三梁远,今来万里携。西施因网得,秦客被花迷。
可在青鹦鹉,非关碧野鸡。约眉怜翠羽,刮目想金篦。
瘴气笼飞远,蛮花向坐低。轻于赵皇后,贵极楚悬黎。
都护矜罗幕,佳人炫绣袿.屏风临烛釦,捍拨倚香脐。
旧思牵云叶,新愁待雪泥。爱堪通梦寐,画得不端倪。
地锦排苍雁,帘钉镂白犀。曙霞星斗外,凉月露盘西。
妒好休夸舞,经寒且少啼。红楼三十级,稳稳上丹梯。
人欲
唐代
·
李商隐
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
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华山题王母祠
唐代
·
李商隐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
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华清宫(天宝六载,改骊山温泉宫曰华清宫)
唐代
·
李商隐
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蛾眉不胜人。
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
楚泽
唐代
·
李商隐
夕阳归路后,霜野物声干。集鸟翻渔艇,残虹拂马鞍。
刘桢元抱病,虞寄数辞官。白袷经年卷,西来及早寒。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
唐代
·
李商隐
春咏敢轻裁,衔辞入半杯。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
寡和真徒尔,殷忧动即来。从诗得何报,惟感二毛催。
哭刘司户二首
唐代
·
李商隐
离居星岁易,失望死生分。酒瓮凝馀桂,书签冷旧芸。
江风吹雁急,山木带蝉曛。一叫千回首,天高不为闻。
有美扶皇运,无谁荐直言。已为秦逐客,复作楚冤魂。
湓浦应分派,荆江有会源。并将添恨泪,一洒问乾坤。
街西池馆
唐代
·
李商隐
白阁他年别,朱门此夜过。疏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
太守三刀梦,将军一箭歌。国租容客旅,香熟玉山禾。
南朝
唐代
·
李商隐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柿,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复京
唐代
·
李商隐
虏骑胡兵一战摧,万灵回首贺轩台。
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
浑河中
唐代
·
李商隐
九庙无尘八马回,奉天城垒长春苔。
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
鄠杜马上念汉书(一云五陵怀古)
唐代
·
李商隐
世上苍龙种,人间武帝孙。小来惟射猎,兴罢得乾坤。
渭水天开苑,咸阳地献原。英灵殊未已,丁傅渐华轩。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唐代】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清代】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唐代】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唐代】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