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宇非长物,弦歌有妙思。畸人虽委蜕,幼妇独留碑。
瓣香丞相祠,行舟时一驻。阴风起松籁,还作青螺雨。
时来据鼎足,身后馀篇翰。不见泷冈碑,文章薄秦汉。
羊裘无客星,桐江尚名里。下有清浅流,亦似新安水。
感激龙门谊,凄凉下士风。鸿冥不可企,江水自流东。
斋阁夜萧寥,风林散清影。天籁忽刁骚,幽人梦初醒。
小楼无结构,势与嵚崟敌。雨雹纵横下,恐有飞来石。
碧甃草蒙茸,仙人手自封。莫教沉断绠,留得照清容。
为爱凌霜干,开花千万树。待我罗浮人,同君会心处。
有月色还空,无风浪常静。如何假合中,忽有山河影。
玉露漙清夜,芳丛发旧溪。无人知采摘,山鸟为先啼。
汩汩寒流细,烹茶取漫流。有时来枕畔,添作一丝愁。
抱石日沉吟,都无寓世心。不知犹出谷,云气夜来深。
遥林山暝色,返照入疏树。一与幽人期,徘徊不能去。
虬枝乱如织,崇朝羃烟雾。何人画匡庐,请君添瀑布。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