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花满芳树,四时不改色。有酒须尽欢,春风应可惜。
娟娟云间月,濯濯松上露。杖策时一来,神猋翼飞步。
窗外留书带,阶前卧绿枪。倦来抛素卷,狼藉满金床。
人閒无俗累,日与花为友。恶客应不来,琴尊落吾手。
游鱼乐深池,岂知肉登俎。吾自贵吾生,浮沉亦从汝。
隔浦风烟暗,桃花自不迷。壶觞怜小阮,时向竹林携。
芳心自凌乱,翠带常绾结。日暮望佳人,璚蕤不堪折。
十年踪迹愧名山,一入松扉竟未还。偶记桃华归去后,遂传春色到人间。
长松落落荫丹霄,策杖看花过野桥。更有薰风生涧底,入云清切间萧韶。
四序回环验落花,岩扉苔径足烟霞。青山不用频招隐,自有寒松共岁华。
溪流东去水云深,十载青山负夙心。今日停舟聊一望,几时携鹤住枫林。
两岸清沙映落红,溪头知有夜来风。扁舟却恨寻春晚,不见桃花二月中。
宝带桥西柳作花,吴王宫殿冷栖鸦。蛾眉邀得旁人顾,日暮江边自浣纱。
茆盈兄弟昔餐霞,回首松门几度花。留得玉芝逾橘井,炼成金骨胜丹砂。
新种龙仙叶叶长,春风吹作辟邪香。那能白日骖鸾去,手把璚枝献紫皇。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