眤眤春风墙外枝,怜晴诉雨立多时。可能如鹊巢谁补,幸不为鹰眼尚疑。
垂老厌扶青玉杖,微官犹恋白云司。长安耐有饥乌在,大可相将集凤池。
绮质霜毛种种殊,飞鸣元只恋庭除。篱边尺鴳聊同适,韝上饥鹰故不如。
怖后长依阿育塔,驯来还寄曲江书。相看总是衔恩侣,翘首云霄思有馀。
何处翩翩白面郎,曾从说剑学穿杨。悬崖百尺能通臂,过峡三声早断肠。
啼入商秋天似水,坐当清夜月如霜。欲将烦恼消除尽,衔果还须礼法王。
咫尺清泠一镜收,明霞点点在中流。惊鳞忽捲桃花片,劳尾徐牵赤玉钩。
万里江湖宽出入,半庭烟雨足沈浮。翻波菡萏时相傍,窥沼鵁鶄迥自愁。
愁闻卢女罢流黄,露井银床夜未央。漏断朱门花底月,柝寒青海树头霜。
逢时宛转欢娱隔,觉后苍茫道路长。不信狂夫能忆否,欲乘云雨问潇湘。
九十韶光半已孤,揽衣推枕自支吾。诗名不傍新诗长,酒病全须浊酒扶。
漫笑吴儿书咄咄,虚劳赵女和乌乌。蒸酥细薤香粳饭,为问先生得也无。
北风黄叶拥柴关,扪腹徐行且任閒。谁把一麾留白日,仍将七尺施青山。
玉门都护求归印,司马江州泣赐环。何似蟹螯依右手,拍浮长在酒船间。
五熊幡底绿沈枪,紫绶双垂琥珀光。未转头时空合闹,才开眼处自禁当。
仪秦岂必谋终日,刘项都来戏一场。此际青天殊欠稳,莼鲈秋思两茫茫。
候吏声参散晚衙,忙呼稚子作生涯。月台先扫堪眠石,风径还收乍堕花。
官印斜封桑落酒,乡书远寄谷前茶。青丝翠管非吾事,独酌狂吟兴未赊。
点检平生剧可怜,还从束发滞幽燕。看云桂树惭高隐,走马章台负少年。
依旧青霄偏燕颔,不教明月试龙泉。传闻上界多官府,倘似人间亦杳然。
二八眉鸦旧出群,罗衫斜絓蔼兰薰。弓弓窄窄双窝玉,袅袅亭亭一片云。
曾为催花烦羯鼓,时因斗草涴湘裙。而今抛掷同秋槁,可向阳台梦里闻。
方床细簟少尘埃,午倦抛书蝶使催。蕉影瞢腾勾暂住,竹声敲戛唤仍回。
主盟风月应谁让,领略江湖未有才。看尽落花无一事,自支铛足煮新醅。
春来只自任陶陶,有口那烦诵解嘲。十亩种粳百亩秫,左手持杯右手螯。
红榴日炙难安帽,绿芜风起欲翻舠。醉即借眠眠又醒,不知何物客星高。
江雨难周高下田,江风未便往来船。西舍次男仍遣戍,东邻中妇复调弦。
白衣居士眼无恙,造物小儿心可怜。祇应点检床头酒,齐物庄生第一篇。
朱雀桁头空系舠,玄武门傍难上潮。三眠三起人如柳,一年一度鹊为桥。
懒妆人道孙娘髻,废飧侬学楚宫腰。秦镜照胆那照苦,汉酒消愁怨不消。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