彫甍已入千山抱,倒影仍浮一水光。谁扑晓岚都不惜,似缘袍色妒刘郎。
眼界初欣得茂林,野烟蒙羃此何心。拟从复岭重冈外,便借苍岑十万寻。
蝉联封略三湘近,缥缈神仙两洞开。持语莲华峰上月,好将清影逼人来。
渡南渡北闲花草,闹绿稀红随分好。得意即适那知非,浅近由来贵深渺。
十十五五跳波鱼,三三两两踏歌姝。前山后山碧一色,似不多愧潇洒图。
故家曾是鸟巢南,欲折归心迫片帆。十载萍根浮履舄,令人羞涩对青衫。
心逐云容初欲远,身同春物乍欣生。不缘旅泊蹉跎去,一任江波岁月更。
华裾照地雎阳客,入手当年有春色。家山归梦不须多,岁晚青翰天际识。
汴水东头古堞开,青鸳舞影几楼台。莫将归雁比行色,身未到家春已来。
卑枝已能分好月,况复地力能新培。托根反出社木后,正使匠石愁无材。
吾闻水月故相摄,小水还同大虚量。谁掬银潢下九秋,更想灵槎到天上。
蛰龙蟠地秃角出,便讶云物储其间。由来浪费康乐屐,自可对面酬商颜。
一亭潇洒枕江流,水色山光四面浮。多少客帆檐外过,不知谁是济川舟。
紫翠浮浮夺晓昏,生涯谷汲与松焚。客尘一点自应少,终日到门惟白云。
野兴由来惬杖藜,层峦影里见翚飞。虚空一炷起凝碧,化作九天云染衣。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