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滞历阳浦,心倾牛渚云。圣人开六合,于此渡三军。
霸气扫无迹,神功千载闻。明朝有归兴,石上洗尘纷。
江迥偏留月,山空不住云。遥怜李太白,曾忆谢将军。
帆影随潮上,樵声隔岸闻。柳花迷客眼,三月雪纷纷。
自君之往矣,幽房守岁华。眉头匀翠淡,裙带缕金斜。
魂魄空成梦,音书不到家。凭谁度庾岭,和泪寄梅花。
粉黛元知假,丹青岂是真。桃花初过雨,溪水暗流春。
眼眼随云断,书书托雁频。渔郎自迷路,狂杀武陵人。
不作巫山雨,螺川久住家。欲知冰未释,须信玉无瑕。
对局拈棋子,开窗摘杏花。谁能谙此意,红日又西斜。
物物皆成化,熙熙十九春。寿觞方奏乐,法座忽流尘。
遗治前无古,称宗孰有神。烟霄歧路别,百辟共沾巾。
原庙工初毕,神游竟不还。鼎湖龙驭远,湘岸竹枝斑。
谥号尊逾圣,陵基别有山。九重春忽暝,四海惨愁颜。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