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顶广轩逢杪秋,万家云屋接丹丘。主人欲尽行人乐,更向东吴共泛舟。
赏遍舟丘上画船,旌旗金鼓满晴川。潮平难繂舟人望,一似离杭过越年。
石龙一滴水涓涓,大士岩溪峭壁间。我道音闻无不是,何须曾入宝陀山。
雁荡林泉天下奇,谢公不到未逢时。碧霄万壑千岩好,今日来游尽得之。
会峰亭对大屏风,万秀千奇耸若空。不识谁能夺造化,真仙世界一壶中。
巨海澄澜波自平,停车冉冉看潮生。岂同八月吴江会,共骇潮头万鼓鸣。
两阕新诗出慎江,亲携迎我重嗟降。深藏箧笥生光彩,价抵千金璧一双。
烟波周匝望中赊,乘兴驱车一径斜。谁识上人修證地,水晶宫里法王家。
主礼慇勤醉玉杯,暮云山顶压楼台。浑如元相誇州宅,鼓角声从地底回。
路入云端步步轻,洞中滑溜一泓清。不逢真侣仙踪在,犹喜磨崖纪姓名。
仙洞长年卧白云,灵丹成就养天真。汉庭轻为东宫出,应笑商山四老人。
洞天日月最迟迟,来见仙真即忘归。看取桃源刘阮去,旧乡虽是故人非。
千里寻山忆烂柯,七旬归去此重过。因观秀野轩前景,与我高斋不较多。
不惮风霜道阻修,一瓶一钵少迟留。稽山未可轻归去,浮石精蓝况旧游。
车骑衢民不可攀,机山云约首春还。綵衣堂上成童戏,八十慈亲为解颜。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