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盘旋共客登,微茫水雾认层层。桥边落日迷秦望,城上寒烟接禹陵。
远浦渐昏闻过雁,柴扉半启见归僧。旅愁好借风吹去,又费先生酒一升。
有峰拔地起,亭立三千尺。转折拾层级,洞天窥一隙。
幽邃直佛窟,传闻太守辟。岁月既已久,石上苔藓积。
洞门俯众山,双笋谁为擘。灵芝高可采,初月瀁金液。
小憩招白云,藉草欲晨夕。山僧不厌人,笋蕨喜留客,终老袪尘缨,优游此山泽。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