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驹已驾苦难攀,袱被携囊赴晋关。梦里白云龙尾阙,马前秋色雁门山。
惊才定卜三都贵,乐志宁愁六月闲。只怅从游违旧雨,何时樽洒待君还。
一枝稳占凤城西,扫径诛茅位置齐。借绿短墙云作屋,攀花曲磴石为梯。
管弦近接扶风帐,书卷长亲太乙藜。茶臼笔床随处好,当头明月待新题。
移来家具菊初斑,篱落秋深静掩关。片石剜苔新作沼,小楼拄笏饱看山。
退朝诗思争花发,近市心情似水闲。旧雨过从容剥啄,联吟暇日好追攀。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