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北窗来,羲皇对床席。陶公有凉音,饥寒实驱迫。
作者代有人,东皋起王绩。醉乡日高枕,逸气出秋壁。
岂惟屏淫哇,亦复黜嘄噭。征事多滞响,写景饶秀色。
蒸蔚为云霞,郁勃走霹雳。声诗与乐通,由瑟圣所饬。
盛唐李杜兴,万象尽开辟。可怜千载下,何处弄笔墨。
吾生竟何事,弱毫叹孤植。如游空山阿,寒溜冻幽石。
腊尽春渐苏,冰雪滴余沥。遂成一脉水,中涵小天碧。
遥见鲸鱼归,复何能为役。远海生波澜,蛟龙有窟宅。
风涛中澒洞,乃万怪惶惑。落日收钓纶,回舟傍芦荻。
秋心无虚著,登楼送目,衣薄晚天凉。小山丛桂近,瑟瑟西风,隔院度新香。
分笺刻烛,重描写、细腻风光。恰仿佛,置身图画,帘影动潇湘。
家乡。东华梦远,杜曲花新,正莼鲈无恙。莫便道,相如游倦,懒赋长杨。
江南秋色凭君取,更平分、座上清狂。人醉也,雨丝都化愁肠。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