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绣出闽中,由来习俗工。何如此君节,叶叶是清风。
种竹隔流尘,清阴满户庭。自公有閒暇,常对岁寒青。
夏热不可触,飞蝗遍原野。县官有程期,愁杀捕蝗者。
台章论致旱,槩斥政事臣。泾渭无分别,包容荷帝仁。
圣主勤恤民,贪夫昧罪己。天听岂不近,骎骎未知止。
官廪之所储,农力苦不易。燮理无寸能,素餐重忧愧。
欲赠岁寒意,托之淇上竿。亭亭君子节,长似玉堂看。
端坐司成馆,高怀今若何。向来石渠署,无日不相过。
本是淇园种,森森枝叶开。清风常自爱,莫□□□□。
阳春第一花,个个冰玉质。寘此读书窗,清香满芳帙。
潇湘万顷秋,淇园千亩绿。幽玩何须多,一枝清已足。
悬崖秋气爽,兰叶露漙漙。谁把霜毫写,清芳耐久看。
磊磊涧边石,猗猗兰作花。光风一枝拂,香满杏林家。
清流城北读书庄,旧隐诗书岁月长。玉署归来春昼永,松门流水落花香。
汉阳楼上鼓初稀,烟柳昽昽一鹊飞。乘月不知行处远,满江风露湿人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