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解寒冰蹙细鳞,还来陌上度芳尘。香生帘幕人如醉,暖过园林绿渐匀。
麦陇晴中吹浪远,柳阴浓处送歌频。年年二十四番信,幻出繁华刺眼新。
竹溪双渡涨溪流,草绿寒烟拂拳头。马足欲前还又却,数湾春水冷于秋。
春老红将瘦,柔芳黛色涵。密疑和露染,高渐与天参。
接叶迷三径,浓阴锁一龛。半帘风力细,深院雨声酣。
暖映溶溶水,遥添叠叠岚。云来还衬白,烟过欲拖蓝。
鸟弄枝间语,鱼游影里潭。霭生书幌润,翠滴袷衣湛。
颇觉良辰好,因思往事谙。碧纱窗绕槛,金勒马停骖。
望远高楼倚,寻幽近郭探。凤城极目处,频唱忆江南。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