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虚井税,结网当春耕。天地此洼县,江湖非吕营。
北风吹野水,寒日下孤城。莽莽无人径,萧萧芦荻声。
相看近郭二里许,不上高楼三岁来。剔碣记曾当砌读,款门惊换对江开。
蒲关荡荡空云影,温水迢迢送酒杯。饱罢不堪仍极目,支离飘泊古今哀。
郘亭隔岁一杯酒,风雨狼山北望昏。憎命文章随手是,破荒耆旧几人存。
青精可服难真诀,黄独无情只闭门。何事向人将岁晚,不来重醉老枫根。
早算开镫虚旧约,逢春送客果愁颜。老虔才誉应初馆,小尹师承得好还。
毋敛莺花下刚水,镡成烟月待王山。瓜期盼汝青田舍,郦注《桑经》细检删。
夹立两崖如削成,俯窥江水黯无情。浮梁喜踏鼋鼍出,绝岸仍穿虎豹行。
云贵即今添小驿,偏沅自昔苦南征。独怜仗节题桥客,翻让区区葛镜名。
彩胜云翘映碧汀,春声残岁讶先听。风萦腊雪披仍怯,山抹晴霞睡渐醒。
独老客颜浑自厌,前途化鸟基相形。伏波营畔扬舲晚,愁对生盘细菜青。
羊叔祠前见月升,樊侯城里乱春镫。隔江箫鼓鸣相属,来水鱼龙变几层。
长驿两头侵夜分,疲舆一觉下山棱。那知今日为人日,官渡昏昏唤不应。
白水南流送客行,西移沙岸复东倾。十年村落生兴废,百里蒹葭管送迎。
疆里久荒申伯国,夕阳谁问汉家营。草庐一片躬耕地,尽与途人说大名。
江流曲曲深村深,狎沤丈人无世心。东去归来傥逃暑,借尔疏疏斑竹林。
众山环苍池,九里蓄清境。呀然峥嵘间,趣与江湖永。
分源道双壑,积气孕九井。汪茫浸空翠,袅窕陷云影。
来游例经宿,随候有佳骋。残炎东洞豁,澄虑西龛静。
揽要失新疲,钩遗补前领。斜风浅深皱,落月参差商。
过雨续圆纹,浮烟冒长璟。山人足虾蚬,盘饤错菱荇。
早稻扑初香,迟荷驻余靓。灌输启骈门,唐宋此封埂。
盗田惜旧葑,坏磡冀新整。来情约群鸥,别绪绾诸岭。
回首谢主人,乘间复来省。
飕飕林风换,竦竦石气鲜。绝壁界白日,修萝缠青天。
溪随松根断,径与石角旋。柔芳集低秀,软翠摇高妍。
引新神逾奋,惜胜颈屡延。薄游笑曩昔,于道尚茫然。
幽庭失咫尺,浅涉漫洄沿。此来喜彊侣,极境争所宣。
凭虚鸟共集,度险猿相连。抱履花漠漠,拂袂云娟娟。
微看隔溪路,横绝西崖巅。隐见递茅屋,迤逦开上田。
机轮转洑港,云碓翻余涓。杂树春易永,高踪俗难缘。
安得避世士,与之巢飞烟。
温酣逐延东,忽作西南枉。回崖逼之会,削立插深泱。
太古无寸土,万仞矗银榜。但容风云度,未许草木长。
通道者谁子,初意亦卤莽。降传踵压肩,登说磴拄颡。
夙闻兹斗绝,未至积惝恍。俯关难自由,放胆拌一往。
渡江茫何来,共指白璧朗。暮投北关宿,陟岭稍平敞。
夜潮舂客魂,梦醒犹惘惘。
眼谢飞电激,耳续怒雷閧。前山戢首揖,后岭折腰送。
隆冬江益清,妙转势逾纵。石门重百关,天影割一缝。
去来讶无路,大笑落深瓮。幽奇幻神怪,鞭箠杂麟凤。
高岩削仍皴,清籁断还弄。经雪万松花,悬泉一川雺。
昨来困泥淖,竟日积愁恐。舟行如释负,快意诧难共。
同侪竞歌赏,登岸惜倥偬。追逋失已多,回首如一梦。
剧暑暂以收,晴鸠唤犹涩。人侵野潦去,树抱残云湿。
幽幽叩藤萝,踽踽惬间寂。山光落户牖,空翠若可摘。
我行发隆冬,徂夏不遑息。宁知静翁静,适与劳者适。
溪流何浑浑,山泉自清激。遥遥宇宙内,心理俨可识。
当时牛刀手,游仞乃余力。物情各怀新,犹疑奉颜色。
道州山水篇,刻划固琐碎。疏花透凝寒,落落自真熊。
名流必好事,矧以生聚外。隐于柳诸记,举帜作先队。
少温六书学,醇驳难互盖。平生斯翁后,笔迹负精裁。
居然参中兴,千载两无对。斯铭在乾嘉,谭者莫能槩。
眼明经巢生,剜剔功实大。双胼饱群蜭,万本匈流辈。
晴窗检奇踪,幽梦入秋濑。巉巉双石门,向我宁有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