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院静,漠漠晚云青。远树星低萤火乱,画帘风淡燕飞轻。
楼外坐调筝。
不愿为莺,何须似燕。也休派作鸳鸯伴。空山松雪半生宜,蒲团梦影随云便。
鹤舞闲庭,香飞画卷。楞严读罢桐阴转。莲冠未解道人妆,羽衣新样梨花片。
澹月溶溶花映绿。琴底离愁,叶落相思曲。频整罗裳檀钮束。
碧纱明灭红膏烛。
玉漏声声催夜促。斗帐莲钩,半挂鸾绡幅。倚枕梦成风晓触。
翠屏斜景窗前竹。
山影入楼刚尺许。堤柳阴浓吹作雨。帘低不碍野云飞,窗小只容憨燕舞。
又看明月松梢住。渔梦江边无觅处。白鸥期我且休归,故园自有莺花主。
烟景蕤蕤锁夕阳。宿鸦啼断暮钟长。夜深轻卷玉钩凉。
月上梨枝猧睡暖,风吹兰幄燕飞忙。不禁花底画衣香。
帘卷东风寒月小。吹落残红多少。露湿三更草。梦魂惊断渔阳道。
重剔银灯天又晓。对镜愁蛾难扫。莫恨云山渺。声声杜宇催归早。
一阶新草碧痕轻。紫幔怯风铃。粉妆玉靥,为谁销灭,空自拨琴筝。
几回梦里寻芳讯,花底忆生平。半醒梨云,朱帘静俏,独听画眉声。
星耿耿,石悠悠。小梦依依鹦鹉洲。菡萏冰河通绣帐,玲珑碧月下金钩。
垂云暮,柳外玉波明。纨扇初停看燕语,犀梳缓掠听蝉鸣。
纤手摘花铃。
珊瑚枕畔寒光小。摇荡轻魂愁未了。泪溅红裳梦落花,风飘翠袖疑芳草。
城头远角黄昏早。历乱声传惊宿鸟。夜长何处是相思,影满秦楼明月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