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马犯金微,将军出塞飞。艰难青海战,辛苦白登围。
坐作随金鼓,驰驱拥铁衣。羌胡无尽日,乡国几时归。
深秋边警动,六御向回中。虎旅千军合,龙舆万乘雄。
歌风凌白日,按剑落长虹。北望单于道,烟消绝域空。
万里胡沙阔,三秋陇水清。一从过绝塞,无复问归程。
边马嘶寒月,胡笳乱柝声。不堪回首处,凄断望乡情。
层岩突兀倚江流,日落山门泊客舟。古寺迥悬残照里,寒钟半落碧峰头。
攀穷曲磴诸天近,路入空云五月秋。云水可能分半榻,他年应为买山谋。
秋天海上早鸿飞,隔岁惊看远信归。愁里望来书咄咄,阵成空度影依依。
流云暮映寒江静,碧汉秋垂晚露微。幽意野情牵别恨,楼高照落月中机。
晴峰晚影独翩翩,藻翰传来近海边。成去八分横北塞,授言千遍过南天。
惊鸾几处披云锦,舞凤多应更草玄。兄弟有情间喋唼,生花笔落错云烟。
虹霓写就赋高秋,彻夜寒江巴水流。风急度林穿个个,月明浮岸影悠悠。
中天半札悬文锦,远鸟孤飞杂鹭鸥。红叶落时过伴侣,空虚下笔任沉浮。
来书塞外野云黄,羽翰横秋早稻香。开卷万言空断月,出群千点乱成行。
裁云片札孤峰远,过雨寒汀秋日长。台斗近传多宝秘,台高最得染风霜。
呼群一度一秋深,客旅频年几报音。图画胜看横舞入,西山云气日相侵。
扁舟去住俱蘋梗,词客登临自古今。回首沧桑空胜迹,侧身天地一沉吟。
十万旌旗出海方,戈船夜度水云长。数声画角楼头起,吹落遥天万壑霜。
妆残对景晚风悲,隔岁惊看久别离。芳树几生云外岭,香传不上陇头枝。
迢迢永夜一灯寒,漠漠春情别泪残。寥寂更愁多薄命,销魂暗月对花看。
狐白足禦冬,贵其服无斁。何当大火流,忽以代絺绤。
物性自有常,时序忽复易。人生一世间,岂能调众适。
朝为人所推,暮为人所嫉。重之即丘山,轻之比蝉翼。
自非金与石,焉能不销铄。唯当慎尔仪,守一永不忒。
那年离别去,只道投京国。京国人不归,音书到塞北。
少年夫妇不同欢,纵使封侯有何益。还家拜母心内伤,何不当时委道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