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新露一枝红,压尽隋人万綵工。香艳便栖云鬓老,也胜飘泊晚西风。
分付离觞莫满斟,酒深还与恨同深。自怜不及春江燕,一路相随伴好吟。
默坐蒲龛若塑成,客来惟听小钟鸣。却嫌庭树无禅力,时有风枝雨叶声。
东风吹雨作花飞,寒勒芳程几日迟。惟有庭前老梅树,谢渠添补落残枝。
涧水溪冰似镜清,自看寒貌已分明。烦君别相江湖友,来岁谁魁淡墨名。
到处有茅堪盖屋,谁家迁槿不成篱。秋潭何事经营晚,应是无人会买诗。
老松阴下访摩云,仰望青云隔几尘。不是倚空梯百尺,只缘中有道高人。
翠水池边宴早秋,云谣声里月西流。醉归不信乘鸾稳,却擘莲花作采舟。
十度来敲九不应,隔篱空见竹青青。不知池里黄金鲫,听讲楞伽几卷经。
歙浦租船只载诗,一廉如此似君稀。双亲犹道行装重,多带罗纹一砚归。
一掣尘缘去学仙,鹤程风露渐高寒。白玉楼中逢鼻祖,为传吟貌寄予看。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驴载新诗仆抱书,松声禽语当传呼。不知邂逅耕田者,问著青苗免役无。
拄义撑仁难著脚,十人著脚九斜攲。此铭不特为君助,今古儒家砥柱碑。
掣断江湖几线风,蓑衣闲挂饵瓢空。何因献入君王手,持向磻溪钓太公。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