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棹南湖春水深,昔年游览得重寻。陶公未许辞彭泽,庞老那容隐汉阴。
落絮雨馀沾墨沼,游丝风暖罥书林。自怜久客浑无赖,亦欲携诗与盍簪。
十年湖海共飘零,踪迹浑如水上萍。宋玉愁多成九辩,王通思苦续群经。
鲸波日落千寻碧,鹤岭云开万叠青。君等怀才须世用,弓旌早晚出虞廷。
论交犹忆自前朝,乱后谁怜意气消。元亮归来依惠远,少游客久遇参寥。
山房黍熟供蔬甲,石鼎茶香荐菊苗。名胜想无今古异,禅龛容我避尘嚣。
天开泰运息兵尘,建业千年王气新。虎旅南征收百粤,龙旂西指定三秦。
春明紫禁烟花绕,日丽彤楼燕雀驯。朝罢从容须献替,要含膏泽及斯民。
曾游海上望蓬莱,结友惟寻世外才。宏景已闻勾曲去,图南重见华阴来。
大鹏奋翼轻千里,独鹤凌风遍九垓。我亦吹笙云汉侣,误撄尘网转堪哀。
步屧幽寻古岸隈,柴扉正对郭南开。林间野径穿云入,溪上春潮待雨来。
过客停杯歌白苧,邻翁吹笛坐苍苔。羡渠高隐空相忆,浪迹多年素发催。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