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朱复之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别李商卿
宋代
·
朱复之
羁思孤耽僻,蛩音偶出虚。
绿阴分坐久,清话见情初。
春过诗魂怯,年销剑术疏。
相看渐成故,临别欲何如。
别汤伯纪
宋代
·
朱复之
停云思何长,伐木梦苦短。
飘摇乘风来,倏霍搏沙散。
匪今我独黯,自昔客屡叹。
之子曷云戾,微阳逼候炭。
囚山对线景,汲井共清盥。
玉露泚金茎,水泉流藻翰。
方竹桂芳袭,未觉枳栖远。
仰天镜其团,一驰弓向半。
书堂渴吾伊,伫立了瑟僩。
子如飞鸿渐,我如禁门键。
天寒柳无枝,指直不得挽。
归来玩题墨,寂寂眯双眼。
冬夜读书无油歌
宋代
·
朱复之
君不见莱公酣歌彻清晓,银蜡成堆烧不了。
又不见齐奴帐下环佳人,平生爨蜡不爨薪。
南园花蜂巧心计,祗为渠侬照珠翠。
生憎诗客太酸寒,略不分光到文字。
欲学凿壁衡,邻火夜不明。
欲学囊萤车,十月霜无萤。
人生穷达真有分,大钧高高不须问。
起来摩挲莲叶真人图,还有青藜老杖照我无。
枫
宋代
·
朱复之
凤山高兮上有枫,青女染叶猩血红。
莫辞老红嫁西风,一夜憔悴成秃翁。
赋太湖石
宋代
·
朱复之
寂寂云根锁昼扉,绿痕春暖上苔衣。
飞来黄鸟忽相问,看了几年花片飞。
葛仙井
宋代
·
朱复之
葛翁凿井冽寒泉,浸熟丹砂去作仙。
底事并烦仙子接,却随海水变桑田。
姑山
宋代
·
朱复之
他文太白不多奇,一赋姑山世绝希。
生后此公方到此,龟趺不见仆前碑。
过苏养直旧居
宋代
·
朱复之
诗人已化罗浮鹤,相未千年未一归。
属玉不知人世换,双双长占后湖飞。
九日偕翁与可江正甫郑景云游凤山
宋代
·
朱复之
裹将破帽凤山游,凤去台空余古丘。
白发尚能今日客,黄花祗作故园秋。
天浮渭北荒荒杳,江入旴南隐隐流。
我始欲愁君且莫,人生何处是吾州。
句
宋代
·
朱复之
疏竹生孙初上坂,矮松种子欲凌霄。
句
宋代
·
朱复之
红蕖老去羞明镜,推让朱荣上蓼梢。
句
宋代
·
朱复之
忽听夏禽三五弄,新红突过石榴枝。
罗怀叟思归一诗留之
宋代
·
朱复之
客子归期莫有期,地炉松火独吟时。
西山暮雨吹成雪,错拟杨花理钓丝。
送码碯石屏
宋代
·
朱复之
削出云岑一片奇,天然玉莹泽如脂。
祗堪棐几旁边看,颇与文房辈行宜。
香篆自萦黄奶卷,飞花不点墨卿池。
粗官马上今无用,付与刘郎写近诗。
太平寺尘外闲题
宋代
·
朱复之
高树青圆不见天,小风微动竹梢偏。
衣涵空翠元无雨,庭閟余声独有蝉。
老去此心无所住,向来我见不须先。
狂吟但过寒山子,荐得腾腾一味禅。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唐代】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两汉】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