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身名亦自贤,升沉何必问天渊。黄河止浊无馀策,白雪哀歌有独弦。
安得赵张威北使,枉将田宅咎东迁。自来卖国多谗殄,谁破中朝鹿马奸。
金风初动鬓边丝,漻溧应知楚客悲。子夜歌馀憎独旦,杜秋泪尽减芳姿。
瑶笙冰簟成离色,白纻齐纨写怨思。草草风光容易过,桐阴斜月立多时。
丰姿袅娜感离霜,瘦尽秋怀水草塘。华发宫人还对镜,平头奴子怨提箱。
白门枉自歌杨叛,汴水无情送晋王。閒恨閒愁都不惜,年年零落永丰坊。
西风催换曲尘衣,摇落芳心事已非。苏小门荒寒草静,馆娃宫冷暮鸦稀。
徒教长路黄金尽,会见南家白雪飞。一掬乱丝看不得,塞云羌笛意相违。
旧意横陈托小怜,在眉为黛在香烟。即今木末馀残景,垂老萍花志脱绵。
安得青丝如昨日,不堪金缕溯华年。池台无恙风流歇,空怅山桥野水边。
金粟香中感岁华,层层圆晕灿流霞。人间孀妾应含怨,世外文箫别有家。
天迥难招司药兔,露寒惊起后栖鸦。更无汉使探星宿,寂寞秋来海上槎。
重臣疆吏旧衣冠,从乱如归不忍看。尽数哥舒惭肉眼,漫寻叔宝问心肝。
堤穿蚁穴成潮易,路出蚕丛退步难。独有不才遭废弃,感时空雪涕阑干。
猝遇时艰命匪谌,愿将孤诣答高深。埋轮早见平原略,蹈海方知世杰心。
岂有男儿求免死,可怜浊世少知音。直需四海承平日,麟阁功勋蔚月参。
十里长堤晓露漙,采芳归去渐阑干。入怀生意包藏密,盈掬芳心割爱难。
陌上晚花三月尽,草间新绿九秋寒。若教更愈河鱼疾,马勃牛溲一例看。
瑟瑟萧萧动远思,东风吹卷曲尘丝。落梅江岸经行处,细草阶庭欲暮时。
酒梦暗随灯焰尽,春更还逐炭香迟。朝来扫径花多少,误湿閒愁总不知。
百丈山头日易斜,踏青岁岁望天涯。汉滨游女初遗佩,江岸行人乍忆家。
学网蜘蛛即横路,生儿蝴蝶懒思花。采芳若寄长河曲,暮雨芜皋远莫嗟。
积雨浮烟傍地轻,落花啼鸟客心惊。天连野水春无主,山戴斜阳晚入城。
旧迹易迷鸿爪印,新愁又傍马蹄生。绿波南浦休回首,隔岁王孙满别情。
渍水墙阴暗绿苔,麦苗风后楝花开。渭城朝雨歌三叠,江路斜阳酒一杯。
枉遣鹧鸪啼蜀国,况堪麋鹿上苏台。天涯芳草无消息,徒见将离遍地栽。
疏星澹月重门夜,一样秋灯照瘁颜。独旦回文动机杼,此时归梦满关山。
兀看飐影风飙暗,欲寄明光道路艰。别有两三星火起,老渔寒拥荻花湾。
凄凄切切动经时,无限閒愁上鬓丝。蝉蜕未申齐女怨,鬼邻又唱鲍家诗。
英雄末路还悲壮,文士遭谗有绊羁。等是怀忧消不得,草虫验取旧风时。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